然后当晚他就正大光明的从房顶溜了。
那十二个年轻小辈早就得了他的命令,找了各种借口溜之大吉,达摩寺的弟子奉命来寻盛朝歌去议事,结果到客栈一看,人去楼空,倒是托掌柜的留了口信,五花八门,反正都只有一个意思:他们回去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十二个小辈定好了碰头的地点,人齐了就出发回云宫山了,盛朝歌不与他们同行,他离开前寄了一封飞鹰传书于自家师父,他回山前,须得路过苏州一趟。
江州位处苏州的正北,两地相接,他担心这次回山后又会有各种杂事缠身,苏州一行不知要拖到何时。况且他出关后就问了师父,并没有他的信件,一个月的功夫,沈安然的回信早该来了,却迟迟没有音讯,他心下有点忐忑,须得亲自来看过才行。
江州地险,多的是崇山峻岭,两条大江均从此地奔流而过,极不方便赶路。他那匹懒洋洋的黑马这次不知抽了什么风,死活不肯自己回山,非要跟着盛朝歌,他被缠的没办法,只能勉为其难的骑马赶路。
他□□这匹懒马在平原上一日千里,在山地间不免差上一些,可劲头十足,常常对着山间溪水顾影自怜,自认为是一匹上得险山,下得恶水的宝马良驹,却摊上了一个不信任他的主人。
盛朝歌对着这匹马连抽带赶,花费数日终于踏进苏州地界。沈国公府位处苏州东北角,他在江州跋山涉水,前进的方向稍有偏失,跑到了苏州的西北角,还需绕上一段路程。
沈国公府虽然内里简朴,但当年武延帝为了表示他极看中这位国公爷,命人建造时建的非常大,甚至远超一般皇子府的规格,乃是朝中独一份。
盛朝歌登高望远,遥遥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那个地方,那里面藏着一个他日思夜想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三师弟秦砚之的故事,这几章的发展才是原定的情节,已经发表的那篇《藏心剑》(原名《君不见——之柔篇》)是在下私心之下的小黄文版,里面有些圆不了的逻辑问题,都是因为我擅自改动的原因。因此连人物性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秦砚之原本是个渣攻……但是三长老那一对的设定没有变过,结局也是早就定好的,我最喜欢写结局了,我写小说就是为了写结局。→_→
这个故事原本设定的是正剧,剧情走向也有点虐,和现在的版本大相径庭,所以为了完成整个江湖系列,这篇文将来一定会重发,到时会和《无忧掌》所有的情节都对上,算是几个故事交叉说,请大家不要介意。
☆、第三十一章 旧友
待进得苏州主城,他才终于缓下脚步歇上一歇,连日奔波难免疲惫,他牵着那匹累得像死狗一样的懒马,慢悠悠的走在街上,准备寻间客栈先住下。
先前说过,江州位处整个大平朝疆土的正中间,故此江州以南称江南,以北称江北,东西亦然。苏州便是江南一隅,可因为沈国公府在此,带的此地格外繁华,算得上是整个江南最为富庶的地方。
这种富庶肉眼可视,且看这道路两旁的无数商家,门庭华丽,色彩有致,鲜见路边摊贩。最能体现一个地方是否繁盛的青楼妓馆,在此地数量不多,规模却不小,不见一人出来招客,但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常。
人只有衣食无忧,才有精力寻欢作乐。
对面有马车驶来,盛朝歌便往路的另一边让了让,正好走过一家招牌明亮的妓馆,正好遇着里面的客人出来,正好听见有人温声说道,“方公子,慢些走,当心门槛~”
这声音清亮,却透着股说不出来的娇媚,听得大师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他抬头去看,和一位正走出来的俊秀青年打了个照面。
面如冠玉翩翩公子,正是大师兄那位碎剑的挚友,方宴溪。
这方宴溪自从碎了赤心剑后便恍若变了个人,盛朝歌回云宫山后从段仗义那处打听他的近况,才知他回去以后便流连妓馆,同许多小倌暧昧不清,最近倒是收了心,听说要娶个小倌馆的头牌过门。
盛朝歌就奇了怪了,怎么一个两个的受了情伤就开始荤素不忌,若不是师父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状态,他都要以为男人失恋都是这般自甘堕落了。
不过他那位三师弟没受情伤也很放浪,如今同那位美人瞧着还算不错,只是不知道将来若是失了恋,会是什么反应,是变本加厉,还是一反常态?不知这辈子有没有机会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