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王府的下人切割香皂,谢景安好生思索了一番要找个什么理由,偶然得到本奇书这个理由勉强可行,只是他身为藩王,一天十二个时辰身边不断人,只要惠妃好生查证一番,就很容易被戳穿。
既然决定要跟原主最亲近的家人解释自己的变化,自然要想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谢景安一直想了半个时辰都恨不得揪头皮了,才灵机一动,想起了他曾经看过的一本唐穿书,书里的主角用了一个法子,虽然乍听有些天方夜谭,但放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倒说的通。
最主要的是这时代的人信神佛和因果功德,只要他把自己这番变化和掌握超前东西的原因往神仙所赐的方面靠,哪怕就是惠妃也不会随意起疑,只以为谢景安是得了神仙青眼,这才会了许多旁人不会的东西。
第36章 责任
打定了主意, 谢景安心里也就没那么慌了, 一边看着高大结实的扈从将长条的肥皂切成方方正正的一小块, 一边顺着秦总管的话道:“秦总管说的是, 本王自幼在母妃身边长大, 就是成丁出宫开府后也是时时都要去给母妃请安, 如今骤然分隔两地,又路途遥远,只怕一两年也未必能见上一回, 定让母妃担心的狠了,若不是非父皇传召本王不得回长安, 本王真想立时就回长安一趟, 叫母妃看看本王过得甚好,既没瘦也吃的好睡得好, 反倒涨了两斤呢。”
谢景安穿越前父母去世的早, 还没来得及等他大学毕业找上工作,用他第一个月的工资孝敬他们一番就被一场车祸双双夺去了性命, 这是谢景安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虽他穿越过来后惠妃并不是他真正的母亲, 但是他占了她亲生儿子的身子,于情于理都该替人家尽尽孝道, 再者从身边下人和扈从的只言片语中, 这惠妃是真心疼爱原主, 所以谢景安说那番话的的确确是带了几分真心在里头。
秦总管是惠妃母家的管事,几年前才被指派给谢景安当王府总管,自然全心全意都是为惠妃和谢景安打算, 如今见谢景安一脸怅然的说出这么番话来,也被勾起思绪,强压住心中的酸楚,安慰谢景安道:“娘娘一直盼着殿下能上进,若是知晓殿下这般用心治理封地,还做出这许多稀罕东西,不知心里头怎么高兴呢,殿下放心,待小人回到长安见到了娘娘,定然将殿下这些时日做的事情好好跟娘娘说一说,小人记着刘主薄是擅丹青的,不如让刘主薄比照着殿下现下的样子画上一副图,让小人一起带回长安,好叫娘娘日后想起殿下时有个能排解担忧的东西。”
秦总管这一番话句句都是为惠妃和谢景安着想,谢景安如何能不答应,笑着道:“秦总管这主意甚好,本王看可行,待吃了午膳本王有闲暇时间了,就叫他进王府为本王画上一副图,只是秦总管回长安之事还不急,毕竟莫州离长安路途遥远,一年难得能去一回,眼见着又是年关了,也算是本王给母妃送去的节礼,既是节礼又怎能这般寒酸,再者给母妃送了节礼,也不好抛下父皇和母后的,还有太子以及本王那么多弟弟妹妹,都要一一带到,这样罢,秦总管先准备着,也让本王好生想一想,能给父皇母后还有这许多弟弟妹妹带去什么稀罕东西。”
谢景安说完这番话就径直思量去了,秦总管却听的险些淌下一行热泪,嘴里喃喃着殿下终于开慧了,看着谢景安的眼神越发欣慰。
谢景安原本正思量的认真,被他这么一看顿时回过神来,转头对上他眼睛看到他欣慰的眼神,直觉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这怎么那么像他小时候熊孩子惯了,第一次帮他妈洗碗时他妈看他的眼神?
想到小时候的事,谢景安不免又眼神一黯,但很快又振作起来,指挥着下人和扈从忙得团团转。
手头上有事做,日子就过得格外快,转眼离他宴请世家的日子就剩一天了,谢景安每天忙的脚不沾地,总算将他想做的几样东西大致都做了出来。
只是玻璃因为要窑烧,温度和成分比例的问题不好掌握,谢景安试了两回都没烧出来,知道不能强求,也就没再逼着工匠,只让他们放心大胆的试,什么时候烧出来了再禀报他。
有这么一个烧钱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在开工,谢景安王府的财政越发是赤字,若不是离宴请的日子只剩两天了,他身为藩王不好朝令夕改,谢景安恨不得现下就让人将那些世家请上门,从他们手上多抠些钱出来。
明日就是要开宴的日子,谢景安不得闲,王府里里外外也忙个不停,王府大大小小的院子,每个角落都叫秦总管指挥着下人好生擦洗了一番,就连花厅前摆着的寿山石都被擦洗的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