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每天都在上淘宝_作者:张小一(6)

  拜在现代看了那么多古装电视剧所赐,在谢景安的印象中古代州城虽然不繁华,但也精致的木制建筑鳞次栉比,不宽的街道上行人往来熙熙攘攘,两旁都是摆着货物的小商小贩,哪怕他的封地穷些,也不过是屋子少些,路没有那么宽,百姓也没那么多,可等他真正看到他的封地才发现,原来贫瘠两个字形容他的封地一点都不夸张。

  屋子不止是少,还很简陋,从谢景安的视野望过去很多房屋屋顶瓦片都不全,木料也尽显陈旧之色。

  道路倒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狭窄,只是也并不宽,铺路的青砖也是这少一块那缺一角的,导致整条道路都不平整,还很多坑坑洼洼,谢景安在车里几乎是一路颠簸过去的。

  在城里都这么颠簸,谢景安简直不敢想象等出了城会颠簸成什么样子。

  而百姓也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多,也许是秋收之时,大部分百姓都忙着收粮,谢景安一路行来甚少看到百姓在路上行走,即使看到的也多是面黄肌瘦,衣服打满了补丁,穿在身上空荡荡的,风一吹仿佛是旗帜在飘摇。

  第3章 开荒屯田

  说实话,谢景安看到这一幕是心酸大于惊,他不是没有见过生活贫困的,可那只是零星散散,不像在这个时代,满目望去皆是如此,一路行来所看到的百姓不下百人,但却没看到一位衣衫齐整,面色红润的。

  如果说谢景安刚穿越时只是想在这个时代好好活下去,利用金手指发展封地也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他现在是真心实意想用金手指为他治下的百姓做些什么,至少让他们不缺衣少食,有田耕种。

  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队伍很快来到北门,因是封地藩王顺王要远行,所以哪怕有谢景安的口令,等在北门官道两侧送行的官员依旧不少,谢景安撩起帘子还看到了昨晚在书房见过的魏长史。

  魏长史刚过而立,却留起了长长的胡须,平白看着就比真实年纪大几岁,再加上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矮胖身材,在一众送行的官员里异常醒目。

  按照谢景安一开始的想法,是不在北门停留,以免跟众多官员寒暄不小心漏了馅,可真当队伍直出北门没有停下的意思时,谢景安不知怎么想到了方才看到的破败场景,脑子一热就喊了停车。

  马车两边有随车侍奉的扈从,一听谢景安的声音立即高声传令,浩浩荡荡的队伍顿时慢慢的停了下来。

  谢景安突然喊停车,随行的宿卫扈从王府属官以及在北门送行的莫州官员都吓了一跳,有些胆小的甚至两股战战,生怕这位祖宗又是看谁不顺眼,当街就将人打了。

  毕竟这位顺王性情暴戾,一言不合就打人的名声可是传遍了大周朝,就连这次就藩也是因为打了人,被圣上训斥百官弹劾才发配到了这个贫瘠的封地上,不然依那位受宠的程度,再不济也是房州巴州这种富裕地。

  他们倒没指望这位祖宗能改性,只盼着能少些幺蛾子,不要三天两头打杀了人出人命就是阿弥陀佛了,所以这次顺王能远行,他们心中是喜大于忧,虽然这么想有些对不起檀蓟平三州的同僚,可死道友不死贫道,只要这位祖宗不在自己的地界上作妖,管他在哪儿呢?

  他们甚至还想好了,等送走这位祖宗晚上下了衙好好吃上一顿酒,权当庆祝能睡上一两个月的好觉,结果眼看着这位祖宗出了北门他们一直提着的一颗心能放下了,却忽然喊了停车,当下就有不少人吓白了一张脸。

  坐在马车里的谢景安可不知道外面那些官员心中所想,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在想,要用什么法子才能让百姓好过些,他原本是打算等到从檀州回来,用一冬天的时间从世家豪门手中赚些本钱,好在来年春天开始实施他的计划。

  可如今看过他封地内的情形,却觉得那样太慢了,一个秋天加上一个冬天,半年的时间啊,如果利用好了能做多少事。

  但现在出发在即,他也没太多时间冥思苦想,所以想来想去,谢景安决定从田地入手。

  跟古代其他朝代一样,大周朝也是以农业为主,工业还处于一个奇技淫巧被世人认为低下全民不接受的时期,纵然工业发展能让他的封地最快繁华起来,但是他不在莫州坐镇,一切都是枉然。

  但是大力发展农业开垦田地就不一样了,自古民以食为天,哪怕现在的世家豪门也是大把大把的银子屯田,他颁布关于工业的政令或许会被底下的人不当回事,但他颁布关于农业的就绝对会被全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