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萧瑟_作者:匿名君(30)

2018-09-12 匿名君

  王忠嗣微微一笑,语气平淡:“若无法左右几年后的陇右局势,我又何必现在推掉这两镇节度?萧易,你恁的看轻了我。”

  “节帅恕罪,是小人失言。但小人始终认为,此时攻打石堡城,利,大于弊。上可报君恩,下可安军心,史书上还会浓墨重彩给您记下这一笔天大的功劳。有舍才有得,节帅,望您三思!”

  王忠嗣的笑容浅淡:“好一句有舍才有得。萧易,若我依命去打石堡城,舍的是上万将士的姓名,得的,却只有个人的军功,如此舍得,你叫我如何做得?萧易,你扪心自问,为了别人的军功,你可愿意做那被舍的卒子?”

  萧易被问得怔在那里,良久方勉强道:“将士们不惜生死,只求封妻荫子,节帅又何必苦苦相拦?”

  “你在回避我的问题。萧易,你自持武功高强,相信即便死上多少人,你也会是活下来的那一个,其他人的血,便可凝结为你的军功。我说的,可有半分不对?”

  萧易的冷汗涔涔而下:“节帅……小人,小人……小人不是这个意思……”

  “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王忠嗣的目光凛冽,“我绝不会用别人的命,填充自己的功劳,即便这是至尊的意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至尊现在如此推崇军功,我若再不从中灭火,渴望封妻荫子的边将会为了军功,无端挑起无数战火,苦的,还是两方的百姓。萧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当明白何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萧易心中酸苦至极,双膝一软扑倒在地,泪水滚滚而下。

  作者有话要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意思是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人在做事之前,不可不假思索地遇事都做,必须有所比较、选择和取舍。比较、选择和取舍时,必须确定一个原则,即凡有损、有害、无效的事,坚决不去做;凡有利、有益、有效的事,全力投入,尽心做好。这样坚持下去,必能有所作为,有所成效,必能有大贡献。在这里是说哥舒翰一身本领,之前的行为却过于任性,于国于己都没甚么益处。)

  哥舒翰回答的那句话化用了老子《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意思是高等智慧的人在听到“道”了之后,就积极勤劳的实行。在这里指的是信服王忠嗣,愿意依从王忠嗣的原则行事。)

  ---------------------

  这个周末能放弃舔屏沈教授的美颜来更新,我都佩服我自己

  ☆、弹劾

  第六章

  李信被节帅关起来了。

  这个消息始终被严密封锁,陈睿爻开始还傻乎乎地时常去王忠嗣那里竭力游说,备说李信做前锋的各种好处,王忠嗣只是笑而不答,但到大军临开拔前一个月,陈睿爻终于发现不对,王忠嗣只是回了平淡之极的一句话:“李信近日有些张狂,我权且收收他的心。”

  陈睿爻也跟了王忠嗣不少年,深知节帅语气越平淡,其实心中的情绪越激烈,这才恍然李信前阵子的上蹿下跳已惹怒了节帅,节帅之所以一直隐而不宣,大概只是用此事分去董延光等人的注意力,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关注军备进度。

  王忠嗣再不提此事,却将陈睿爻叫进了密室,郑重嘱咐道:“慎之,此次进军石堡城,如有董延光所命与我帅令相悖处,你只需依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几个字行去,但无所惧。此战我不求胜,只求减少伤损,你带去的每一个人,都是你我可托付生命的同袍,不可莽撞。”

  陈睿爻凛然受教,依命去了。

  石堡城之战果然如王忠嗣所料的败了。他在战前就设置好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陈睿爻,第二道赵河,第三道李光弼,其实都是为了一个字:生。

  结果总算如他所愿。董延光果然爱惜羽毛,不肯将嫡系尽数拿出去拼命,陈睿爻果然在临战时没有拿自己的先锋营去填石堡城的山路,赵河果然收拢住了败军,使其安然撤退,蕃军果然不敢追出城来,李光弼这一道完全没有用上,大军到达积石山之前,已被赵河收拾得井然有序,丝毫不显败相。虽然是一场大败,算下来也不过伤了一千多人,阵亡数十人,损失一些粮草辎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