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的日子,没什么大事发生。在别宫用不着早朝,朕可以多睡一个半时辰;用过早膳后,兴京的折子正好送到;批完一般就是午膳时辰了,用个饭再小憩,下午想研读古籍想爬山望远都可以;等到夕阳西下后,泡着温泉喝小酒,天公作美时还有白雪纷飞作伴……
嗯,怎一个乐不思蜀了得?
如此这般,直至轮到谢镜愚在汤泉宫御前听诏。他抵达时已是傍晚,朕便先打发他用膳休息。待到第二日午后的闲暇,他听得朕这些日子的安排,气得简直要磨牙:“陛下真是挑得一手好日子。”
朕知道他在暗指什么,不由嘿嘿一笑。到了年底,多多少少会忙点。“不过是些年年都有的琐事。朕不在京中,你们还会更省事。”
“是么?”估摸着朕实在太得意,谢镜愚真的要磨牙了。可只过了一会儿,他就自己平静下来:“陛下即位以来,怕是还没有如此放松的时候罢。”
这倒是实话。虽然之前也有类似的清闲时候,但在别宫,心态就是不同。“难得剑南大捷,朕觉得可以犒劳一下自己。”朕笑道。
听到这个,谢镜愚就彻底不吭声了。好半晌后,他才问:“难道匈奴大捷不算?”
“那不是党和的功劳么?”朕反问他。
没想到朕会这么说,谢镜愚噎住了。“陛下,这事儿不能照您这么说……”
朕估计他接下来就要开始慷慨陈词忠君之道,赶忙打岔:“你今日就打算和朕谈论匈奴大捷?”
约莫是听出了言下之意,谢镜愚深深瞧了朕一眼。“当然不是。臣只是忽然想起,既然松仁松赞已经归降,那元日的大朝会……”
“他想不想来?”朕直截了当地问。
谢镜愚稍稍一顿。“臣瞧他愿意得很。”
“那就让他来。”朕想了想,补充:“给他准备一身体面的,免得到时候上朝磕碜。”
谢镜愚自应了。毕竟元日大朝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朝会,有吐蕃赞普以臣礼觐见相当长脸。“还有魏王殿下,”他又道,“以臣愚见,近些日子,他做得怕是比宋尚书还好。”
这个朕闭着眼睛都能猜出来。“魏王毕竟与你齐名。”朕故意打趣他,“若是魏王这点事情也做不好,岂不还要连累你的名声?”
“陛下……”谢镜愚唤道,都有些无可奈何了。
朕只当没瞧见。“这事儿可以元日之后再议。照朕的意思,年底已经剩不下几日,谢相又是第一次来汤泉宫——”朕故意拖长音,“不若这样,今夜谢相在瑶光楼的小汤里好好泡上一泡,明日陪朕一同去爬骊山罢?”
作者有话要说:
约会?
约会!
第51章
次日, 寒天欲曙,朝光开晓。自飞霜殿远眺骊山, 但见树白经霜, 却不失为一个冬晴无雪的好天气。
朕前一天说要爬山,刘瑾还担心。若是夜里下雪,宫人来不及清扫山道, 免不了石阶湿滑,有个万一就不好了。如今天晴,只是稍冷一些,他给朕前后打点时便积极了不少。“自陛下到汤泉宫以来,少有操劳, 又休息得当,一日比一日看着精神。老奴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望陛下此次也能尽兴而归。”
因为朕今日想要登上峰顶, 故而只打算带几个手脚快的年轻侍从。此时听得他如此说,朕便笑了笑:“那是自然。”
等朕出飞霜殿的时候,谢镜愚早就等着了。他今日也系了一件大氅,石青的颜色倒显得比平日里英气些。“谢相怎么穿这个?”朕故意挑剔他, “旁人一眼望去,还以为你是个芝麻小官呢。”
本朝惯例,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 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
旁边的侍卫随从也有些惊诧, 只有谢镜愚自己不以为意。“不管几品,到了陛下跟前,确实都是芝麻小官。”
“行啦,就你会说话!”朕被逗乐了。“赶紧走罢,再晚说不定要露宿山顶了!”
出得昭阳门,便有数条辇道往山岭之间蜿蜒而上。既然叫辇道,当然可以让步辇抬上去。但朕醉翁之意不在酒,执意徒步,并让侍从远远跟着。“谢相可知道今日行程?”
“陛下说要爬山,臣估计着,陛下应当是要爬西绣岭的第一峰。”谢镜愚一边说一边指着方向,“自此上去,经绿阁,过金沙涧,再上至羯鼓楼,便差不多到顶了。臣听闻楼东还有翠云亭,不过此时被西绣岭遮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