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见江心秋月白_作者:说书人(22)

2018-08-31 说书人

  凌霄眼都红了,抿了抿唇,带着哭腔唤道:“师父……”

  秋月白正昏睡着,被这一声细若蚊蝇的轻唤钻了心,一个激灵如一盆凉水泼了满头,霎时间清醒的不能更清醒了。他怔怔转过头去,空茫茫的双眸,咬破的唇上是点点血色,不用想也知道自己如今是副什么模样!

  凌霄不敢动,秋月白却不能不动。他艰难的勾起唇角,露出一抹苦笑,双手搭在凌霄肩头,将被吓傻的徒弟轻轻抱在怀里,拍了拍他的背,然后搓掌为刀,干脆利落的一掌劈晕了凌霄。

  要不是怕把徒弟打傻,真想给他拍个失忆出来。

  秋月白缓缓抽身,疼出一头冷汗,事已至此在想装聋作哑是不可能了,他撑着床柱起身,先是胡乱收拾了下床褥,然后出去打水。院里有一口井,秋月白借着冰冷的井水泼了全身,权当是冷静一下。洗干净了自己,这才打了盆水进屋,也没有烧水的力气,干脆直接双手浸水里用内力蒸热,湿了帕子给凌霄收拾身子。

  擦净后给凌霄换了身干净的衣裳,用被子盖好,这才坐下摸了摸他额头,自言自语道:“权当师父混账吧,谁年轻的时候没遇见过几个渣,醒了后可别惦记这档子破事,天南海北的哪都是好玩的去处,且去走走看看,总会遇到可堪同你厮守一生的人。霄儿啊,保重。”

  说完,秋月白眉头皱成个死结,只觉心里又酸又苦,静静坐了会儿,临到日上中天留了些散碎银两在枕边,转身离去。

  秋月白那一掌下了狠手,角度又很是刁钻,凌霄昏睡到日暮黄昏才悠悠转醒。

  黄昏的最后一线残红将人影拉扯的极长,落在床褥上像掺了细碎的薄金。凌霄稠密的睫毛兜了残红,轻轻扇了扇,便落在眼底,一片血红。倘若仔细看去,该瞧出昔年柔软精致的五官已经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初显凌厉的模样。长眉斜飞,凤眸上挑,幸而薄唇线条微硬,才折去娇气,显出男儿英姿。

  可惜秋月白是个瞎的。

  眼瞎,心也瞎。

  凌霄照例起床,先将被褥叠好,推门出去在隔壁厨屋里煮了一锅面,摆了筷,盛了碗。一碗自己吃,一碗搁对面。刚出锅的面热气腾腾,遮的雾眼朦胧。吃完、洗碗、如往常一般在院中练了一套刀法。

  秋月白教他的刀法有两套,一套轻刀“鹧鸪天”,一套重刀“浪淘沙”,一走轻灵,一走沉猛。虽然秋月白使剑,但这两套刀法却是熟稔的很,教起来竟极得要领。再之凌霄悟性极好,根骨上佳,这套刀法早已炉火纯青。

  只是刀势却不如平日大开大阖的明朗,反倒是透着几分阴郁和杀意,枯枝起刀影,影中藏花,刀背望月,平地卷狂风,月色沉如水。待收刀势,满院残叶皆碎落如屑,星星点点洒了一地。

  月色下凌霄手中枯枝已断,他看着空无一人的屋子,终于意识到一个事实,秋月白这是不要他了。江湖之大,若有心要躲一个人,又该从何去寻。当初分明是他不由分说收自己为徒,如今说走就走,当真是翻脸无情。

  凌霄微微抬头,额前滑落一缕碎发,将阴郁神色一割为二,一半痴一半狠。良久,眼神才渐渐清明,对着空荡荡的小屋子喃喃道:“你这辈子别妄想逃走,一步都不行……”

  ……

  过了淮西一路往北,走了两月余,再往前将是洛春山。

  争似莲花峰下客,栽成红杏上青天。江湖上没有人不知道洛春山杏林谷,阮家神针一脉。毕竟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早晚都得有个求医的时候,不管哪个道上的,即便是大奸大恶之人也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行走江湖不杀医,他年可做杏林客。可能是少了来自江湖的压力,阮家这一代传人阮灵奚医术精妙,武功极差,轻功也就是个勉强能看。仗着蹩脚的功夫竟还能混的风生水起。因他长相俊美,性情洒脱且风流,混得个踏花公子的称号。

  洛春山脚下,有客栈一间,秋月白将马缰递给小二嘱咐了两句。刚进门,就觉大堂气氛微妙,道道视线落在他脸上。大堂有两张桌子坐满了人,四方桌,刚巧八人,有男有女。有人佩剑、有人挂萧、有人执扇,虽神色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美人,各有千秋。

  秋月白垂眸,拣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侧过脸跟小二吩咐上两碟清淡小菜,一碗粥。这点东西搁哪都不够看,但那小二倒是没有丁点不耐烦,笑容可掬的应下,还细心地合上点窗子免得外面风大吹着这位苍白漂亮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