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妹,莫要顽皮。”云思川的声音轻松爽朗,道:“让莫老弟见笑了。”
众人说着向梨树下走去,早有云家的小厮丫头把厚厚的毡毯铺好,就在莫家不远处。毡毯上放了一个矮桌,上面已经摆放了话梅,蜂蜜核桃,合意饼,云片糕,奶白杏仁,豌豆黄等一干的零食以及其他的一些吃食。
三个小的也被领过来请了老太太的安,老太太很喜欢他们三个,送了不少东西。渔阳又捡了些红豆沙,黑芝麻馅的糯米糍装了一盘,鸡蛋糕也拿了些。另外用蛋饼裹了甜酱,生菜,葱丝,片好的鸭肉,以及鸭肚里的蘑菇笋丝。拿过来给老太太尝尝。
“家里开着酒楼点心铺子,老婆子菜叶尝过不少,这些东西的做法也倒是新鲜,今天真真是有口福。”
云思川尝了,也连声点头说是,只是看向莫南槿的眸子里总有那么一些意味深长。
云紫意干脆已经凑到莫家那边,边吃边和小莫他们烤鱼去了。
很多年后,莫南槿对那次踏春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记忆中那个明朗的少女,如果没有相遇,是不是可以——
人生若只如初见。
转眼已经到了五月,孙叶青的婚期也正式的确定下来。请人合了两人的生辰八字,又翻了老黄历,五月里,只有初十,是个好日子,宜婚嫁。
孙家的婚期还有几天,但是家里已经忙起来了,莫家和孙家是邻居,每天看到孙家的门进进出出,人流不断。隔着院墙也能清楚的听到那边忙碌而喜庆的声音。这些人主要是孙家的亲戚来安床合帐,以及本应该是魏家那边的陪嫁用品送过来,因为魏家的事情还未解决,魏玉母女两个也不敢回家,再加上可能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陪嫁品,孙家就多拿了些银钱贴补了新娘的嫁妆,在镇上的木器行里,定了两个桐木的衣柜和一套桌椅。安床和帐也是要请家里子女多的妇人来操办,主要是摆放床的位置,亲手制作一床蚊帐挂在新房里,并找几个年纪小的男娃娃在床上滚一圈,祈愿新婚夫妇也能得到福气,将来可以多子多福。景止和行止因为长期吃人嘴软,也被借去到叶青的婚床上滚了一遭。
话说莫家这边,也没有闲着,因为五月初五端午节快到了。在这个时代,五月普遍的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若不是有魏家那事摆在那里,一般人家也不会选在这个月份婚娶的。
端午节自然少不了粽子,枣子和糯米是早泡好的,老李叔又让大壮送来了芦苇叶,包粽子这差事莫南槿是做不来的,渔阳和明月倒是其中的好手,粽叶在她们手中折来折去,塞糯米,馅料,扎绳,很快一个粽子就出炉了。今年他们包了红枣的,鲜肉的,豆沙的,栗子的,咸蛋黄的,一共五种,渔阳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扎了,倒也很好辨认。
莫南槿在厨房里也帮不上什么忙,索性领着三个孩子到书房检查了行止和景止的《诗经》背诵,现在他们还在学诗经中的风篇,今天讲到的是《诗经。齐风。著》:俟我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讲到正是新娘子出嫁时的情景,倒合乎邻家的此番的境况了。莫南槿讲完,景止和行止到一旁的桌子上各自背诵去了,他又握着云止的小手认了几个简单的字,她静静的坐在莫南槿腿边的小桌凳上自己练习。莫南槿拿起笔开始描画他的植物图鉴,前世的时候他就对地理方面很感兴趣,后来因为诸多的原因没能从事地理相关的工作。那时候他看过一本美国作家的书,描绘的就是美洲的植物,很是生动有趣,现在闲来无事,他便决定制定一本这里的植物图鉴,分为图形和文字描述两部分。一来是了自已一直以来的心愿,二来也可以多叫教孩子些知识,在这个时代,这都是杂学,是不被重视的,自然也没有人教授,但是他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五谷不分。
粽子包好后,上锅煮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出锅了,今年渔阳他们包的也不少,她从中选了些栗子,鲜肉和咸蛋黄的扎成三串,让小莫给云家送去了,云家昨天差人也送了粽子过来,花样倒也别致,竟然是柿饼的,绿茶的,槐花的,还有糖渍佛手的,东西倒是不稀奇,难得是这份巧思。又给孙家送了几串,想来他家忙于婚嫁,这端午大概也被忽略了。素素午饭后也送来些,渔阳又拿了几串让她捎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