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驸马_作者:宝贝贾(262)

  莫南槿因为有孕在身,今天滴酒未沾,但被凑上来的花娘身上浓烈的脂粉味一熏,竟也有几分头晕。再待下去,不知道会看到什么场面,他寻了理由,打算先走。

  云思川见他果然不好此道,也不勉强,亲自将人送到门外,给了一个红包,刘掌柜早早从厨下打包了一只小乳猪放到了马车上。

  回去的路上,莫南槿打开红包,里面有张三百两整的银票,比他预想的多了一些,他看过账目,分到他家的也就二百三十多两的样子。

  在南山镇,银票是用不到的,但现在不急着用钱,莫南槿没去钱庄兑换银子,回家照例交给渔阳保管。

  渔阳正将锅里刚蒸的大馒头拾出来,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莫南槿正好没吃饱,就掰了小半个。

  渔阳接过银票,看了看,笑道:“这东西,可好多年没见着了。”见莫南槿想吃饭,又说道:“那个锅子里炖的猪头肉,我给你盛一碗,怎么还有人去吃酒席,空着肚子回来的?”

  “外面的东西总是没自己家里的实在。”那种场合也不是让人安心吃饭的。

  灶膛里的火还在烧着,里面的猪头肉,汤汁已经很粘稠了,肉质酥烂,入口就化开了,这是用来打冻的,所以熬地时间格外长,猪头肉冻,莫家每年冬天都做,这个时节青菜少,想吃个爽口的凉拌菜不容易,熬一锅猪头肉冻,放院子里冰着半晚上就成冻了,天气冷,可以放很久,什么时候想吃了,挖一块出来,切成片,淋上点蒜蓉麻酱,或者加点花生米,现拌现吃,方便的很,但收拾猪头,剔骨头是个小技术活,莫家没人做得来,每次猪头买回来,就贴上两文钱,请酱肉摊子的老李叔帮着弄弄。

  准备了这么久,等的不过就是年三十这一天。

  早饭后,先熬了糊糊,将春联和窗花都贴上,小孩子爱凑热闹,莫南槿便给他们几个福字,让他们去贴米缸马车和院子里的树,高高低低,歪歪扭扭的,反正是自家人看着,也没人计较这个。

  云州这边的习俗是上午供奉祖先牌位,下午上坟,晚上迎神,但容家的列祖列宗的牌位也不在这里,玉萱萱是南绍人,并不讲究这个,所以他们便把上供这一个省了。容熙当年一把火将容王府烧了,可容家的祠堂,他可没敢下手,现在由些旁系亲支打理着,至于上坟,也没法做到,只等着入夜后,到镇子路口烧点纸钱,就算是过个年了。

  过年吃饺子并不是到处都这样的,南山镇还好,再往南去,大多就习惯过年吃馄饨和汤圆了,听说还有吃粽子的,莫家现在人多口杂,吃饺子馅料就准备了好几种,猪肉韭菜的,加了虾仁提鲜,芹菜香菇肉的,萝卜肉的,还有一种素的,萝卜,白菜,木耳,粉丝,还放了一点过油的豆腐。素饺子多包了一些,莫南槿收拾了一个食盒,去梨花寺给了慧严师父。

  年夜饭是莫南槿准备的,剃毛洗干净的两只大肘子,滚了血水,底下铺上火腿和葱姜片,浇上一点蜂蜜,一起焖,起锅前划上两刀,汤汁收地浓浓的。扣肉重新下油炸一遍,切成片,放点酱油腌制入味,油皮朝下码放整齐,放上切碎的梅菜,大火蒸,出锅后,扣过来,油水都浸菜里,肉里透着菜香,一点也不腻。新鲜的鳜鱼两面上刀花,下到热油里炸,起锅后,鱼肉金黄金黄的支楞着,浇一勺加了青豆和松子的糖醋汁,皮酥肉嫩,羊肉炖的萝卜加一把红辣椒,又鲜又辣,莲藕炖的排骨,冬笋烧肉,腊肉炒的年糕,各式的肉丸子,耦合茄盒,凉拌的猪头肉冻,口味清淡点的还有鱼头豆腐汤。

  菜上桌,最中间是一条炸到金黄,须尾完整的大鲤鱼,不过这个是不能吃的,讲究年年有余,这个必须留到年后。接着下饺子,青绿酸脆的腊八蒜每人一小碟,酒是自家做的桂花米酒,饭后还有甜甜的酒酿圆子。

  王府里一向注重养生,南宫宁阁往日里很少吃这么饱,今天肚子都撑圆了,他喝了一点甜酒酿笑道:“我都想留在这里不走了。”他忽然有些理解渔阳,毕竟富贵大如天,也比不得这一刻的安宁自在。

  饭后收拾了桌子,瓜子花生松子杏仁等各式干果摆上一大盘子,橘子,梨,苹果洗干净了放在大碗里,糖果点心也有,火盆上面温着热水,一大家人聚在堂屋里,说些镇上茶余饭后的谈资,开始守岁。

  这个时辰各家都在团圆,街上起风,冷的厉害,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莫南槿和容熙他们出门,提了些香烛纸钱元宝,出门右拐,在西边的路口上烧了,向南磕了两个头,算是告慰南边的列祖列宗,起初南宫秋湖只蹲在一边负责烧纸钱,后来被容熙拉了一把,附在耳边说了句话,南宫秋湖回瞪他一眼,但也听话的跪下来磕了两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