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凌简的外祖淳于家是西陵赫赫有名的公侯世家,西陵的帝王为了震慑各地的藩王,先后在国内要塞府州由南向北设置了三处大规模的兵营驻扎区,每处驻兵十万,分别是最北边的陈沧大营,中部的秦州大营和最南边的双水府大营,世人也俗称为北大营,中大营和南大营,其中北大营距京城安平府不过三百里,快马疾驰两日可入京,可算是京城的大门,也是三个大营中最重要的一处存在,而淳于家历代家主就是掌管北大营的。
那时候阙凌简的外祖淳于松启还在世,他一生有过八个儿子,却只有阙凌简的母亲一个女儿,淳于冉就是阙凌简大舅家的孩子,淳于冉还有个弟弟淳于忌,比阙九湛小几岁,是阙九湛的伴读,经常出入含章宫,淳于冉因是侍妾所出,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可他相貌秀美,善工诗画,一手精妙绝伦的工笔画尤得大家的真传,很受世人的追捧,淳于公子一幅画,百两金,这是当时西平府很多文人都羡慕不来的行情,即使这样还是人人争抢,有价无市,由此可见淳于冉当时的盛名。
也因为如此,淳于冉没参加科举,直接被举荐入朝为官,阙九湛见过这个人,起初并没有生出多余的心思,后来淳于忌来求他,说他哥哥志不在此,想让阙九湛赏个闲职给他,阙九湛一直有意拉拢淳于家,当时又恰逢他宫里的东宫舍人外放,就答应让淳于冉顶了上来,东宫舍人就是伺候些笔墨,做些太子起居记录的闲差,阙九湛也不怕淳于冉盛名不副,做不来。
阙九湛与淳于冉开始只做些面子功夫,相处久了才发现此人的妙处,性子温顺,知冷知热,有一点傲气却不矫情,说话逗趣,很是招人喜欢,阙九湛遇到什么烦心事,往往经他一番软语宽慰,就能消解很多,他的话好像总能那么贴着人的心肺,阙九湛觉得世上再无一个人可以像淳于冉一样,与他这么心意相通。
他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阙九湛很明显感觉到了淳于冉有反抗,他喜欢淳于冉愿意尊重他,就在他决定放弃的时候,淳于冉伸手抱住了他,缓缓张开了腿,他欣喜若狂,从那开始,两人就算真的在一起了,淳于冉不太热衷于床笫之事,阙九湛喜欢他伴在身边的感觉,在这种事情也不强求,偶尔为之,也是呵护多余宣泄欲望,淳于冉有个小习惯,就是睡觉的时候喜欢抓着他的手,这让阙九湛生出一种莫名的疼惜。
就在阙九湛和淳于冉如胶似漆的时候,阙凌简也二十岁了,他在这一年迎娶了西平府望族公孙家的小姐,公孙家与淳于家世代交好,阙凌简娶公孙家的小姐也没让人觉得很意外,阙九湛以太子的身份送去了贺礼。
阙九湛二十七岁的时候,他的父皇,在位二十年的西陵明帝身体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渐渐出现衰弱迹象,夏侯皇后时时刻刻随侍在侧,很多朝廷政务就落到她的手里。
夏侯皇后不是阙九湛,她也想得到北大营,却很明白淳于家根本不听从于她,淳于松启明曾经多次上折子,历陈后宫干政的祖训,对夏侯家的作为也颇有微词。她掌管朝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毁掉淳于家,让她的娘家夏侯氏取而代之,一旦北大营兵权在手,那时的夏侯家才能真正的踏入西陵的上层门阀贵族,她的位子也才能更稳固。
夏侯皇后的动作没有逃过阙九湛的眼睛,他太了解这个母后的手段了,淳于家一旦落到她的手中,等着他们的就是万劫不复,尚且不说他那群游手好闲,只知道仗着姐姐的权势作威作福的舅舅们能不能镇得住北大营那群彪悍的兵士,就算能,他也不能让他母后的计谋得逞,北大营一旦落入夏侯氏手里,他登基后必定要处处受到母后的制肘,就像他父皇一样。况且还有淳于冉。
但父皇病重的紧要时刻,与母后决裂,无异于自损实力,万般无奈之下,阙九湛想到了他的妹妹安阳,安阳与他相差十二岁,但他们的兄妹感情一向不错。安阳现年十四岁,因有母后的疼爱和回护,还未指婚,如果安阳可以嫁入淳于家,想必母后应该会放过淳于家。
阙九湛做出此番举动,也不是只顾自己,没想过妹妹的幸福,他仔细想过,淳于家如今到适婚年纪的只有淳于冉和淳于忌,淳于冉是庶子即使有才名也绝无可能指婚公主,那剩下的就只有淳于忌了,淳于忌是他的伴读,他算是了解的,人生得高大俊朗不说,性格爽快,人品也没有让人指摘的地方,年纪轻轻已经在沙场上磨练了两年,淳于家对他寄予了厚望,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另外他与安阳自幼相识,也算得是青梅竹马,知根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