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_作者:常叁思(108)

  比如他之前会在铜盆的底部贴一层铜箔,造出一个隐蔽的空腔,用来那些不能随时销毁的小纸条,会统一用《四库全书》做密钥,用数字不同的书籍名称以及排序传递简单的消息……然而这间屋里没有吕川所熟知的那些手腕。

  也许在他诈死潜逃以后,首辅那边也像抹掉他的存在一样,用全新的人和方式顶替了原来的。

  吕川倒不是伤感被人弃如敝屣,他只是觉得遗憾,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来还朋友的债,实际上却也没能帮上李意阑几分忙。

  “我敢信,”王锦官忽然说,“我以前跟所有人一样,觉得行久不适合吃刑狱这碗饭,现在却觉得他做得也不比他大哥差,后生可畏,你也不用妄自菲薄。”

  “其实我能感觉到,你这次是真心想要帮他,所以尽力而为就行了,反正你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

  这人一直都冷冰冰的,可这瞬间吕川忽然觉得她的心其实很软,会不远千里来她的小叔子,也会在落寞的时候安慰别人。

  吕川笑了笑,一脚踹在了身旁的竹塌上,本意是想借此发泄内心的低迷,可谁知道他还没来得及大喝一声“嫂子说的有道理”,竹塌那头却有东西先冲了出来。

  吕川张开的嘴没合上,保持着这个傻样定睛一看,发现落地的是个深棕色的卷筒,中间缠着几圈同色的线,有大半尺来长,乍一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藏得这么用心,肯定不可能是草纸。

  吴金的眼睛“唰”一下就亮了。

  与此同时,雄浑的鼓声忽然奏起,有人在前边的衙门口敲响了登闻鼓。

  眼下正在悬赏,如果击鼓的人不是鸣冤,那就只能是为了取赏。

  击鼓者被事先交代过的衙役快步领进后院,李意阑抬眼发现来人是个白衣的年轻书生。

  这书生站定后先没说话,而是拂袖掸衣地作弄了一通,忙完了才弓腰拱手地说:“区区不才杜是闲,为求赏金五百两而来。”

  李意阑肯定自己没见过这人,但此人的声音和语气辨识度又极高,拽文弄字的满是古意,李意阑眯着眼睛只稍微想了想,很快就记起这人是谁了。

  毕竟才时隔不久,初九那天在栴檀寺的法会上,隔着一道院墙,就是他拿佛子与鬼神的问题刁难过知辛。

  第40章 凭贴

  在李意阑认出他的同时,书生也识出了名动天下的云霓袈裟。

  他以直接到堪称冒犯的目光将知辛打量了一遍,接着吊儿郎当地拱手笑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佛子原来是这般模样,久仰久仰。”

  知辛没起身,只用侧着的姿态冲他微微低了下头,合上双手念了声“阿弥陀佛”。

  这人到了衙门里,仍然是一副明里暗里都在针对知辛的做派,李意阑对他的印象不怎么样,感觉同样是瀚海求知的学子,江秋萍就比他谦逊正气得多。

  被夸的江秋萍蹲在地上,只觉得来人有些没谱。

  僧者远在红尘外,此地应以李意阑为尊,这位杜兄为赏钱而来,一来却又把财主给撂在了一边,行事说轻点是没眼力见儿,说重些就是目中无人。

  好在也不用与他深交,只盼他确实有些真本事,能够一劳永逸,帮他们解开莲子之谜。

  书生杜是闲浑然不觉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妥,还在跟知辛喋喋不休地客套:“大师经研佛法,我亦是同道中人,心中还有颇多疑问想要向你讨教,不过此地不是辩理之所,稍后我寻个清净处请大师喝茶,不知可否赏……”

  寄声自己废话一堆,别人唠叨他却不爱听,不耐烦地打断道:“诶,朋友,你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啊?”

  杜是闲闻声望去,这才发现蹲在那里的一波人都在看自己,“哦”了一声也不见尴尬,悠哉悠哉地回到了正题上:“来解谜的。”

  寄声:“那你解啊,我们大人还等着呢。”

  杜是闲的视线在屋内逡巡了一瞬,在张潮和李意阑之间选择了后者,行了个礼,又后知后觉地注意到地上的白骨,知道这是在破案,又不明白这些人到底在干什么,想问又正在回答问题,只好先按下了心里的困惑。

  李意阑有求于人,也没对他摆官架子,让寄声搬来一堆椅子请大家都坐下,又唤来衙役去库房里取银子。

  等众人都坐好之后,码满两个叠层的银锭子也送了过来,被搁在一旁的案上,闪着让王敬元痴迷又心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