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明鉴,微臣确实是第一次见到钱大人,”李意阑说着又站起来,偏转身体朝钱理鞠了一躬,和对方互道了姓名和久仰久仰。
接着两人当着高赓的面,陈述了一下自己这边的大致进展,在听闻饶临已经有人认罪的时候,皇上和钱理都十分惊讶,异口同声地问犯人是谁。
李意阑据实以告道:“他说他叫刘芸草。”
此人的名字最近常常在耳边出没,刘芸草确实有作案动机,钱理暗自颔首,觉得这发展尚在情理之中。
反倒是置身案外的皇上凝了凝眉,意味不明地呢喃了一句“是他啊”。
李意阑眼神一动,依稀从对方的语气里听出了一点知晓内情的感觉,不过他看了一眼钱理和殿中的宫人,没有当众发问。
之后皇上又问了作案的手法和同伙,李意阑觉得没有必要每宗都说一遍,便提出建议只详说最近的寒衣案,其他几桩稍后以卷宗的形式递上来以供审阅。
刘芸草那种自生自灭的作案手法令高赓感兴趣,让钱理啧啧称奇,后者更是不断夸他后生可畏。
李意阑谦虚地笑着说完悟空石之后自发打住,谁曾想皇上还没听尽兴,睁着一双细长幽深的眸子向他打听第六桩案子。
事关他名义上的母亲,李意阑本来还有点不好开口,但一看皇上那副趣味远大过恼怒的表情,只好将头一埋,眼不见为净开始竹筒头倒豆子。
他说:“微臣方才进京,还不曾见过涉案的如意桶,不过听嫌犯交代,主要手法还是靠石像生驱动白骨。白骨事先藏在桶中的香火下面,由内应王诘负责藏和运送。”
“至于能弹射出‘冤’字的弹丸,这次根据藏匿需要,将外皮从核桃换成蓬砂、硝、炭末、黏土和油捏成的带腔薄块。这样等……”
李意阑哽了一下,聪明地换了个说辞:“等事主无论是解了大溲还是小溲,蓬砂只要沾上一点水,就会一边消失一边发热,慢慢点燃硝、炭末和油。”
“然后外壳一旦烧到难以维持原形,机簧就会弹出铜花铁屑,平地生出一个绿色的‘冤’字来。”
“而掉落在桶里的外壳烧完之后,蓬砂、硝和油会消失,炭灰和黏土则落进香灰之中混为一体,即使知道也找不到痕迹。”
高赓这次好一会儿没说话,心里揣度着只有他知道的心事。
他心想袁祁莲还在世的时候,这个刘芸草在军器监的表现只能算不功不过,谁想得到报起仇来竟然不断展露仙才鬼才,由此可见仇恨远要比恩义更有力量。
如果有机会的话,高赓还是想见刘芸草一面。
不过这念头还没交代出口,服侍他的大太监就上来低语禀报,说是工部、兵部尚书在外头等候见驾,高赓立刻重新陷入了政务的旋涡,没工夫搭理李意阑两人了,挥手让他们告退。
不过在李意阑临走前,高赓又莫名其妙地想起了李遗,忙里偷闲地补了一句:“对了,意阑身体抱恙,钱爱卿就多费些心,主审官你来当。传朕口谕,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破三公九卿的家门抓人。”
李意阑闻言立刻和钱理隐蔽地对视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道命令完全是针对首辅府上的黄主薄而下。
在他俩眼神交会的同时,高赓的吩咐还在继续,他说:“洪振。”
与李意阑一道进来的那名钦差首领立刻抱起拳头喊道:“卑职在。”
高赓不急不缓地说:“你现在就派人去把监栏院围了,找到那个化名王诘的太监,提活口来见。再给钱卿拨一队人马凭他调遣。”
“至于意阑,千里赶赴而来,和钱卿互告案情之后,先去行馆小做休整,稍后朕会再召见你们,下去吧。”
洪振喝了一声“是”,站起来火速离开了。
李意阑和钱理跟在洪振身后告退离开,沿着宽阔的宫道边走边谈论。
同一个案子将他们在未见其人时就绑在了一起,两人也无所谓生分,钱理问了李意阑的表字,直接喊他行久,李意阑则称他为钱老,两人互相摈弃了无用的客套和吹捧,抓紧时间交换起了各自所掌握的全部细节。
其中多半都是钱理在问,而李意阑在回答。
在听了仙居殿案的作案手法之后,钱理沉吟道:“案发之后,金吾卫立刻封锁了太后的起居殿。假设殿中没有内应的话,那么你说的那个石像生应该还留在如意桶里,我这就叫人回去找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