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太监见他目无君王,立刻和他心有灵犀地呵斥道:“大胆刁民,见了皇上为何不跪?赶紧跪下!”
知辛看了他一眼,认真地问道:“为什么要跪?”
大太监义正言辞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是这天下的君父,子民见了君父,哪有不跪的道理?”
“不知明间疾苦,”知辛看向高赓,纯黑的眸子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早已冷却的失望,他轻声反问道,“何以敢称君父?”
第89章 尾声(一)
这一问人微言轻,但因为地点在金銮殿,顷刻便有了雷霆万钧之势。
无论是那个不肯下跪,亦或是满口称“我”,都好像是在影射高赓昏庸无能。
大太监心里一阵哆嗦,恼火得不得了,恨不得将这个胆大包天的假货凭空变走。
但他没那个本事,只好密切关注着皇上的神情,一边赶紧打着手势,让那些有眼力的小太监们上来准备架人,一边临危不乱地打起了圆场。
“皇上,此人疯疯癫癫的,一点规矩也没有,依老奴之见,怕是看着还像个人,但实际患有失心疯症,皇上万莫听他胡言乱语,影响了心情。不如让老奴叫人将他轰出宫去,让他打哪儿来就滚哪儿去,皇上您觉着呢?”
高赓却不是那种丝毫都容不得质疑的暴躁君主,闻言笑着将大太监骂了一顿:“你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是越来越了得了,我看他这心里,比你伶俐得多。你给我一边儿待着去,没事不许插嘴。”
这话不重,在宫里连骂都算不上,大太监自小看着他长大,看出皇上目前没生气,但又拿不准这假大师还会说出什么顶撞的话来,忧心忡忡地退到了一边。
长生榻上的高赓还有余兴为茶撇浮沫,盖碗与茶盅在他手中发出了一声极轻的碰响,这仿佛是一个开谈的信号。
只听“叮”的一声过后,高赓用一副不耻下问地样子说:“目的之一是来见我,提几个问题,那其余的目的呢,又是什么?”
知辛,也就是曾经的许别时已经到了这里,就再没有说谎的必要了,他坦诚道:“一个是方便接近提刑官,待在他身边,帮他寻查第五、六桩白骨案的凶手。二来……”
他突兀地顿了一下,强行压住了心底泛起来的酸涩和不忍细想,暗自叹了口气说:“是等他查到最后的时候,伸手就能抓住凶手。”
高赓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立刻从最后那句中察到了言外之意,他抿了口茶水,抛出了一个笃定地设想:“这么说来,你岂不就是最后那个凶手了?”
“是我,但也不是,”知辛站得笔直,毫无隐瞒地交代道,“前四桩白骨案,确实是我谋划的,但自第五桩起,就与我无关了,案件背后另有其人,就是饶临抓捕的军器监旧部,刘芸草一众。”
高赓实在没想到背后竟然有两伙人,疑惑地说:“你与他们当真素无往来?可为何手法如出一辙?”
知辛打了个说过的禅机:“过河的路不止一条,想要看起来相似,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
高赓点了下头,话题跳跃地笑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方才听你质问,分明是对朕和朝廷已经失望透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和军器监的旧部强强联手,而是选择来帮官府呢?”
知辛的五官分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神色之间却忽然露出了一点还属于许别时的倔强,他认真地说:“我不喜欢被人利用,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
而且李意阑是个好官,知辛不想让他心寒。
高赓难以理解地问道:“即使是功亏一篑,也在所不惜吗?”
知辛看得通透:“是,但确切来说,应该是第五桩白骨案发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失败了。因为白骨案的目的已经不是我的目的了,是别人的,我个人无法接受这样的强取豪夺。”
高赓心说一个人永远无法成就大事,脸上却挑了下半边眉毛,明知故问地说:“你的目的是什么?”
“本来是想上达天听,平冤得反,”知辛不带情绪地笑了一下,又说,“现在看来或许叫做垂死挣扎、困兽犹斗更适合一些。”
高赓被暗里嘲讽不作为,也没生气,只是敛了笑意,蓦然沉默下去,仿佛是默认了知辛的伸冤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