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芙蓉浦_作者:寻香踪(144)

2018-08-21 寻香踪 种田文

  杨沐苦着脸,这也不能怪自己吧,又不是主动去招惹的。

  颜宁拍拍手:“成了,我看也没成什么气候,让那些三姑六婆去肖想吧。”

  杨沐心里一松,脸上就要露出笑容来。

  “不过——这几日你得听我的差遣,以消我心头不快。”

  杨沐马上狗腿地点头哈腰:“诶,好嘞,听凭颜大人差遣。”

  本来颜先生参加完吴严的婚礼,就准备要回去了,但是架不住几个学生竭力挽留,颜宁也表示很久没有回来了,想多留几天,于是便多留了两天。

  尽管是冬天,但是也挡不住颜宁的游兴。好在天气晴好,杨沐陪着他去清溪垂钓,去玉荷湾荡舟,去藕田体验挖藕的痛苦与快乐。

  说是垂钓,其实这种天哪里能钓到鱼,鱼儿都不吃饵了,不过是两个人坐在河堤下的背风处晒太阳罢了,最主要的是两人能够单独相处。

  “可惜是冬天啊,这柳树也落光了,河水也冰冷的,鱼儿也不上钩了。”颜宁将头靠在杨沐肩上感叹,太阳晒得人懒洋洋的,“记得那年夏天,我们随随便便就钓了两条大鲫鱼呢,那鲫鱼汤是又浓又香啊。我再也没有喝过那么浓那么鲜的鱼汤了。”

  杨沐没有作声,也没有反驳他,那鱼汤之所以无与伦比的鲜浓,是因为当时无忧无虑的青春年少,又隔了经年的岁月,用浓浓的怀恋之情炖制出来的。

  过了许久,杨沐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我今天给你再炖一锅鲫鱼汤吧,没有豆腐,我们放点萝卜丝。”

  “好。”颜宁答,一会儿又睁着困惑的眼望着杨沐,“不过我们哪来的鲫鱼呢?”

  杨沐说:“杨大伯家今天干鱼塘,走,我们去捉条大的来。”

  颜宁好奇心顿起:“我们自己去捉鱼吗?好啊,现在就去。”

  杨沐说:“我们去看看吧,天气太冷了,你就别下水了,看他们捉就好了。”

  “那你呢?”

  “杨大伯家的事,我总要去帮忙的。我们总是受着他们的恩情,能出力的时候端着不去,会被人说闲话的。”杨沐也是个壮劳力了,他和杨大伯家素来亲厚,没有不帮忙的理由。

  “行,我去看你捉。好多年都没看到捉鱼了。”颜宁率先站起来,伸手拉起杨沐。于是地面上铺着的干稻草只剩下两个浅浅的臀印。

  冬天干鱼塘是南方的一大特色,水乡尤甚。民间有个传统,年夜饭上一定要有一尾全鱼,以示年年有鱼(余),所以养鱼的人家会在腊月里,将养了一年甚至几年的鱼打捞出来,赶在年前卖出去。干鱼塘的场景很热闹,会有很多帮忙的人,也有很多买鱼的左邻右舍,当然会有更多看热闹的人,所以你只要看到田野里哪儿围了很多人,就差不离是在干鱼塘了。

  杨沐拿着钓竿,领着颜宁往一处人群走去,那是杨大伯家的鱼塘,前年和去年只拉过大网,没有清底,所以今年清底的话,通常会有长了三四年的鱼,这些鱼会有七八斤甚至十来斤重。这样的情况是很为大家喜闻乐见的。

  人们看见杨沐和颜宁,都纷纷笑着打招呼:“杨沐你也来了啊?”

  杨沐笑一笑:“带朋友过来看看。”

  一边对颜宁说:“一会儿我下去,你就在上边看着吧。”又在人群中看见了桂元,便唤了一声。桂元高兴地跑了过来:“杨叔叔,颜叔叔!”

  “桂元这个钓竿给你,你先回去提个桶子来,一会儿我们要买鱼。提过来之后你就陪着颜叔叔玩,我下去帮忙捉鱼。”杨沐嘱咐桂元。

  “好的。”桂元认真地点头,为杨沐交给他这个任务感到很光荣。

  下边鱼塘的水已经快见底了,有两个人正在努力地车水。一群男人光着脚,将库管卷得老高,准备拉网捞鱼。网是结实的细绳大眼网,这样是为了网大鱼。

  杨沐也脱了鞋袜,将库管卷到膝盖以上。

  “冷不冷?”颜宁问他。

  “还好,一会儿忙起来就不冷了。”杨沐说。

  颜宁搂着杨沐脱下来的长外衣,心想幸亏不是在京城,否则不冻死才怪。

  杨沐又添了一句:“没事的,真的。”

  杨大伯年近花甲,却也老当益壮,裤子卷得高高的,此时正在下面指挥,看见杨沐:“铁蛋你也来了啊,太冷了,我们人手也够了,不用来帮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