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闯连忙站了起来,将赵睿抱着坐到了床边,一大一小,便这样对视着,赵闯还伸出手,摸了摸赵睿的额头,他的额头并不烫,赵闯收回了手,然后一脸求饶地看着赵睿。
“睿宝儿,爹爹错了,爹爹以后再也不将你丢在青楼了。”赵闯认真道。
赵睿从床上跳了下去,然后又蹲下了身,伸出白嫩的小手道:“爹爹,脚。”
赵闯缩脚,连忙摇头。
赵睿皱起了眉,轻轻叹了口气:“爹爹,我只是在尽孝悌之义,你何必如此?”
赵闯几乎脱口而出:“睿宝儿越乖越让你爹觉得将你一个人扔在青楼是多么十恶不赦!”
这般僵持,最后以赵睿搬来了小板凳,脱了鞋子,用自己的小脚丫替赵闯的大脚丫洗脚为结果。
这本是一家小客栈,里面的东西也十分简陋。但是赵闯许久没和自家的娃睡过了,怀里窝着热乎乎的小家伙,那两只小手紧紧地扒着自己的里衣,赵闯觉得心窝也是暖的。借着月光,看着小家伙肥嘟嘟的小脸,赵闯觉得十分开心。这一开心,困意也渐渐消散,等到怀里传来小家伙平稳的呼吸声时,赵闯的精神却变得十分好。
赵闯的目光落在窗外,便瞪着圆溜溜的月亮看着。直到窗户上突然多出一个阴影。那是个人影,就那般悄无声息地站在那处,披着月亮的寒光,整个人身上也似乎带上了冷意。
赵闯看着那个人影,脸上的表情渐渐地变了。下一刻,那个人便出现在床前,赵闯也看清了他的衣着样貌。
来人穿着一身破烂的袈裟,面容凌厉,双眼如古井无波。
两人便这样对视片刻,赵闯首先开口道:“师父……”
☆、第四三章 师徒之情
宫殿大门紧闭着,里面静悄悄的,安宁香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小皇帝头戴冕冠,身穿龙袍,正襟危坐。御座很宽,小皇帝小小的身影如同陷入了座位里。他瘦弱的身躯微微颤抖着,一双眼睛时不时地去看下首坐着的人,眼中带着惊惶。
他下首坐着的正是南齐摄政王李辞。李辞穿着紫色蟒袍,头戴白色玉冠,俊容如刀削,眉眼凌厉,儒雅之中带着一种难言的狠厉。小皇帝对于端王的感觉是极其复杂的,六年前,端王待他,便如同寻常人家叔父待侄子一般,有疼爱。而小皇帝也一直怀着尊崇之心,端王于他,便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他想要亲近。只是后来,当他登上皇位的时候,他的叔父待他便疏远了。依旧带着儒雅的气质,却如同一只蛰伏的猛兽,浑身带着一种冰冷与凶狠,仿佛无人能接近。到了现在,他对他,也只剩下恐惧了。
端王浑身都散发着一股冷气,这股冷气让小皇帝颤抖地越来越厉害。他知道他刚刚说错话了。他刚刚鼓起勇气说了一句话,他说:“叔父,母后知错了,整日呆在鸾凤宫,闷在其中,怕闷出病来。叔父,您看……”
然后端王便坐在那里,仿若一座雕像,不再言语。
那一直闭着眼睛的端王突然睁开眼睛,问了一句:“现在什么时辰了?”
小皇帝连忙四处转头去寻刻漏。却有人道:“王爷,已经午时了。”小皇帝才回神,原来不是问他。小皇帝看了虚空一眼,他知道那里有人守着,不止那里,许多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都有端王的人。这皇宫中,几乎像半个端王府了。
端王突然站起身,转身便往外走去,在走到门口的时候,转头看了小皇帝一眼,开口道:“檀仪,每个人都要为他所犯的错负责,王太后杀本王的时候,便该要想到今日。檀仪,你是皇兄的嫡长子,只要你不做荒唐的事,本王都会护着你的。”
端王说完便转身离去,没有看身后一直点头如捣蒜的小皇帝。
端王离开了皇宫,便直接去了京都北城门。端王是骑马去的,那马名‘乌云’,通体黑毛,奔跑如风,端王骑在乌云上,却仍然觉得有些慢了,他甩着手中的马鞭,乌云低吼一声,如同箭一般蹿了出去。到了城门下,端王直接轻功离了马,落在城门的阶梯上。他的脚步很快,脸上表情急切。到了城门上,城外五里的景象尽收眼底。
顺着谭云三州的方向,端王的目光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那一条路上一直是空空荡荡的。端王的眼中渐渐带上了失望,他落在城墙上的双手慢慢收紧,抓碎了一片红砖,砖屑散落一地,那阳光下的侧脸也显得有些可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