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燕歌行外传)_作者:慕容(4)

2018-08-16 慕容

  这样温文清秀的一个人,竟也能上阵打仗么?看来,京城中那些关于他与丁大将军的传言也不尽是空穴来风呢……

  霍炎双眉一挑,纵声笑道:“卫将军果然容姿绝世,名不虚传。有这样一副姣好如处子的秀美容貌,再加丁大将军的细心调护,也难怪北疆上下会再度流传兰陵王故事了。”

  此言一出,卫昭身后的众将脸上无不露出忿忿之色,几个性子急躁些的更是登时勃然变色,险些便脱口骂了出来。

  卫昭风神如玉,容颜清俊,不似寻常武将那般粗豪雄壮,却也绝非娘娘腔的阴柔秀美。而他之所以会戴着假面上阵杀敌,更不是因为容貌过于秀丽无以慑众,而是因为他初上沙场指挥战阵之时才只有十三岁,若是露出稚气未脱的本来面目,只怕不光是敌人没有畏惮之心,便连部下兵卒都难以敬服。后来渐渐沿以成习,而‘铁面将军’的名号更是威震北疆,因此在卫昭成年之后,这阵前的面具也一直不曾脱下。

  这种种因由京城中人固是不知,北疆的武卫三军却是知道的。今日听霍炎如此说法,语中分明隐含恶意,除了对卫昭的调笑戏谑之外,那细心调护之言,分明是影射他与丁大将军关系暧昧,甚至疑他‘铁面将军’的威名并非凭自己本领得来,大有顶名冒功之嫌。武卫军上下对卫昭一向既敬且爱,见霍炎公然出言侮辱,自然忍不住怒形于色,只是碍着他的身份地位不好发作。

  卫昭的神色却丝毫未变,仍是平静得宛如秋水,淡淡地扫了霍炎一眼,道:“不敢当大将军过誉。大将军神姿威武,气吞山河,自是无须些许微物,只消威名所至,便已能使得四夷咸服了。”

  语气平和,言词客气,表面上对霍炎极是推崇,却隐含着对他在京城养尊处优,未经战阵的反讥之意。

  这话中的锋芒霍炎又如何听不出来?心下自然颇觉恼怒。然而脸上却不动声色,知道这温和沉静的男子外柔内刚,自己在口舌上大约是占不到什么上风,于是哈哈一笑,将话头丢开,正容道:“本侯这次亲至北疆,是奉皇上的旨意而来。武卫军众将接旨!”

  看着卫昭拂衣跪倒,带领身后的一众将领拜伏于自己马下,霍炎心中不由闪过一丝得意——任你再怎么清高绝世,矫矫不群,不也得乖乖向我屈膝么?

  然而这得意却稍纵即逝——他的骄傲不容他否认,对方臣服的并不是自己,只不过是自己手中的一纸诏令罢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御史陈弘、姜落上奏参劾,镇北大将军丁延之居功自傲,跋扈不臣,唯亲是用,结党营私,于任上多有种种不法情事,着即革职拿问。宁远将军卫昭降五级调用。骠骑大将军霍炎加封定北侯,即日起领武卫三军,持天子纛,全权掌理北疆军务,文武官员三品以下者皆可便宜处置。到任之后,即将丁延之被参罪状查实回奏。钦此!”

  不等霍炎念完,跪伏在地的众将都已经变了脸色。

  想不到竟是这样一道圣旨!

  骤然遭遇如此变故,即便是久经战阵的老成宿将,也不禁一时有些茫然,只觉得此事难以置信——天威莫测,有若雷霆,就这么寥寥数言之间,他们的主帅便换了人么?

  但丁大将军又何罪之有?何罪之有?!

  丁延之镇守北疆近二十载,与北魏、北燕交战大大小小几近千场,真可说是战功卓着,威名远播。兼以他驭下恩威并用,公正严明,对于士兵又颇加体恤,多有恩慈,因而在全军上下极受爱戴,手下诸将个个敬服。这圣旨上说什么居功自傲,跋扈不臣,又说什么结党营私,唯亲是用,分明是一干小人的欲加之罪。凭着这样几条莫须有的罪状便罢黜大将,北疆军中又有哪个将领能够心服?

  北疆的武卫三军交由丁延之统领多年,军中将领跟随他出生入死十余载,许多年青将领更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一向视他如兄如父,情分非同寻常。如今丁延之平白蒙冤,无辜下狱,军中人人心中不平,哪里有人愿意接旨?一个个全都怒瞪着霍炎,眼中几欲喷出火来。

  一时之间,整座大营中静默得鸦雀无声,呼吸可闻,竟没一人发出半点声音。但在这一片沉默之中,却隐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浓烈得仿佛一触即发,连空气都几乎要凝固了。

  面对着一双双饱含怒火的眼睛,霍炎不紧不慢地卷起圣旨,高高地擎在手中,却也始终不发一语,目光自诸将脸上一一扫过,仍带着一丝悠然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