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_作者:阳关大盗(468)

2018-08-19 阳关大盗

  可是他没想到古骜还是没有纳后宫,反而开始了和他持续至今的冷战。说是冷战,也并不是疏远他,而是不再与他亲热。古骜对他自称‘朕’,不称‘我’,他也再也没有叫古骜作‘骜弟’,可他们谈论国事时,还是像往常一般。

  有几次,他试探地亲近古骜,却被古骜不着痕迹地避开了。古骜变得更沉默,倒是被古骜委派为山云书院院首、兼国子监祭酒的怀歆,带着尚未编纂完的大典来向古骜报告进度时,据说,常常能听见门内传出两人的笑声。

  怀歆每次入宫后,都会来看望他。

  衣冠羽带,儒雅风流,怀歆仿佛又恢复了从前文士的模样,只是一身素黑,总让人觉得有些暗淡阴沉。怀歆面上挂着一抹笑:“太尉王统天下兵马,不养好身体可不行。皇上在意着呢。呵呵,我给你带了些戎地的夜王蜜,最是滋补,平日里喝着也润肺。”

  “怀公子费心了。”

  怀歆叹了口气:“这些年,我身体也不大好,不过幸而皇上派的事也不重,又是我素喜欢的。太尉王就不同了,皇上最信你,委你重任,你要快点好起来才行。”

  虞君樊笑了笑:“多谢怀公子了……我听说典彪不愿娶亲,尊夫人给他说亲,他却不愿,外面也是传闻纷纷。既然你们府院相临,怀公子也要多劝劝。”

  怀歆摇了摇头:“我不劝他。他不娶亲,与皇上不纳后宫,是一个道理,你劝过皇上纳后宫么?”

  虞君樊惊讶地看着怀歆,怀歆站起身:“我走了,你好好修养。”

  外卷二

  虞君樊看着怀歆离去的背影,心中一时杂陈纷繁。

  自从许多年前,怀歆任了山云书院院首之后,便与当时古骜委派予他的副手石敕一齐主持修史与编纂大典的工作。石敕对于皇帝的推崇都在明面上,溢美之词弥漫于各种经过他手的文章典籍。

  古骜对于石敕的工作并不满意,说:“你说百官望朕,如望日,盼朕如盼阳光雨露,朕有这么神么?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背后说朕是暴君?你写的这些,朕都不信,你让后来人怎么信?”

  而与此相对,怀歆的阿谀之意却全藏在了对于历史脉络的梳理之中。他将前代的弊端分析得条缕入微,又将古骜许多政策写得充满了无数隐性的暗示。让每一个认真读史的人感到客观,却又能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只有古骜可以定鼎中原,只有古骜可以安定天下,因为天命就在他。进而又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古骜,这个世界还不知道会败坏成什么样。是古骜一人之力,救了这个世界,救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苍生。

  古骜对于怀歆的工作极为满意,常对怀歆说:“编书这样的事,对于怀卿太大材小用了,若不是你身体不好,朕有许多地方要用你。”

  每当此时怀歆总是浅浅地笑:“臣心里也愧疚,病体缠绵,无法为皇上分忧,只能把皇上吩咐的事做好。”

  虞君樊不相信,一个费尽心思讨好古骜的人,会真的如他表现的那样清心寡欲,对权力没有欲望。可古骜极信任怀歆,就连怀歆家中不睦,古骜也说:“是朕当年错了,不该逼着他成亲。”

  听在耳中,虞君樊反而不好说什么了。

  ***

  一年一度的燕王入京觐见,在这一年尤其地阵势壮大,排场铺张。

  并非是因为燕王又上供了多少宝物给朝廷,而是因为燕王此来,竟直接以燕兵抓了济北太守陈貌,径入朝堂。

  一石掀起千层浪,众臣大哗。

  典不识昂首挺胸地立于朝堂中,将陈貌往地上一推,朗声便公布了陈貌欺君之罪,又说此人不善治理,民怨甚大,已被自己擒来。若仅是这样,也就罢了,可接着典不识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布了丞相陈江三大罪状——欺君、结党、卖官。就在众臣猜测,燕王此举是不是皇帝授意时,帝座之上的古骜满面怒容,拂袖而走。

  陈江则面如土色,当即便跪了下来。

  众臣退朝,议论纷纷,典不识却留步,说:“皇上待会儿肯定要找本王问话,本王就留在这儿。”

  果然不过一会儿,典不识就被召入。

  ***

  虞君樊许久没有骑马了,这些年,他平日里总是坐车。可是今日,他跨上马厩中相违许久的汗血宝骑,它虽老了,脚力却不慢,虞君樊匆匆赶到内廷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