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之人_作者:阳关大盗(76)

2018-08-19 阳关大盗

  古骜见自己竟得了‘先生’的称号,不禁哑然,刚要推辞,却见那老者在旁边道:“你就听陈家小子的一回!你能来,村里人都高兴哩!”

  这时同村的几个少年人都把古骜围在了一处,叫道:“古先生!”

  古骜算是被他们逗笑了,便道:“你们读过哪些书?”

  那陈江道:“不怕古先生笑话,我们一本书也没有读全过。这里的夫子来来走走,没有一人交完一整卷书。”

  古骜想了想,又忖度着问道:“……那你们识得多少字?”

  “我们……”

  陈江刚要作答,话音未落,门外却忽然响起一道声如洪钟的嗓音。

  那力道有如穿云破天之撼,只听那人在外高声呼喝道:“……又是哪里来骗吃骗喝的夫子!给小爷滚出来!”

  古骜微微一怔,却见外面声音一响,门内有几个少年纷纷都变了脸色,露出一丝畏怯瑟缩的模样来,只听那个声音继续在门外叫骂道:“小爷上次一点余粮也被你们这帮没心没肺的读书人给骗走了!还说什么识了字能谋个好差事,放屁!小爷弟妹倒现在还饿着呢!看小爷不揍死你!!”

  这时候,原本跟在古骜身边维持着村塾秩序的老者,听到了这话也不禁皱住眉头,急匆匆地想要走出门去,刚抬步,却被古骜伸手拦住了。他对陈江等少年微微颔首示意,令大家稍安勿躁,便亲自下了土夯的高台,来到门边,推门朝外面迈步而去。

  只见外面一片空地上,正站着一个身形壮硕、满脸黝黑的高大少年,一张国字脸上浓眉虎目,形貌魁梧,一派粗犷之态尽显。他正岔开着双脚,挺着肚皮赳赳立在门前,倒有股一夫当关的大将之风。

  再细看去,原来他身后还背着一个竹篓,里面竟然挤着两个睁着大眼睛的幼儿。和黑皮少年凶神恶煞的目光不同,那两个年幼孩童一男一女,正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眨眼看着古骜。他们一个正抓着少年的背,将下巴搁在了少年的肩头,另一个则用小手抓着少年的领口,正尝试着用未长出牙的小嘴,去咬少年的耳朵。

  而少年浑然不觉般,凶狠蛮横地摆出一脸横肉,以一身凛然不可侵犯地姿态叉着腰,手臂上露出遒劲的膂肉。

  他一看见古骜走出门来,就大喝一声道:“好家伙!你就是那个从书院下来的公子哥儿吧!良心给狗叼走了么,连村子里的穷人都骗?!”

  作者有话要说:

  ps:大家都关心为啥还不让小攻小受见面的问题。古骜现在社会地位太低了(虽然在山云书院里地位还行),就算安排一桌吃饭,也安排不到虞公子身边去。所以我准备先让古骜多积蓄一点力量。

  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安排他俩偶遇几次。应该不会太久,第一次就在山云书院。

  第34章

  古骜看着少年,心下不禁微微一笑。

  而那高大的黑皮少年一看古骜从门里走了出来,心下也不禁打鼓道:

  ‘怎么是个少年人?’

  又想:‘我还以为这次又是个形貌猥琐的胡须硕鼠,没想到这个小子竟然长得如此英俊非凡,气概倒能比得上我了!’

  等他再细细打量时,只见古骜一身干净布衣,却掩不住一身坚忍质直之气,朴实无华。心道:‘这人倒不像那些山云书院里寻常公子哥儿那般,穿金戴银、油头粉面!’

  少年见古骜正目光炯炯地望着自己,剑眉深目中透出的气韵,锐利有神,可却还似蕴了一丝笑意,少年由是心下升起一股愤懑,便更加凶神恶煞地怒目而视。

  原来这少年姓典,名不识,原本并非村中人,他父亲曾是‘八王之乱’那会儿逃难来此的。所以这村人都姓陈,是陈家村,可他却独独是外姓。他父亲初来村中的时候,自称茶商,在村旁一块小山坡上买了地种茶,又娶了陈村的一个寡妇,从此才安顿下来,典不识也是在那时出生的。

  有次他父亲外出卖茶,同村另一个陈姓人也闹着同去,可最后却因不善于长途跋涉而病死于途,他父亲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又豪侠尚义,便背着同村人披星戴月还乡。

  从此“千里背尸”不胫而走,在乡间闾里传为美谈。可他父亲却由此染了瘟病,原本强健的体魄日渐衰虚,不再能外出跑茶马道,只能留在村里靠装殓死人维生。但赚死人钱,却比作小茶商要难多了,最后为养家糊口,他父亲不得不典当掉了屋舍与茶林,家中只留了一亩薄田与一间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