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骨_作者:晏池池池池【CP完结】(134)

  个中情况,不敢细想。粗略想来,怕也托不出口一个“好”字。

  而今这宣城一问,明着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但谢无陵好似不甚在意。

  “你瞧我是缺胳膊少腿了?”谢无陵扬眉戏谑来,将酒盏递往唇边,慢饮了来,云淡风轻道,“自然安好。你呢?素来知宣城主的工笔扶风一绝,但不知您何时换了兴致,学了雕花,竟未听你说起过。”谢无陵又低声夸道,“那菡萏簪倒是讨巧。”

  宣城本以为自己急中生智,极自然地化解了元裹那一场山雨,没想到是自己挖了坑。他初行兵部,许多不解,赵祚有罪身,他不敢随意寄信问询,便投靠了谢无陵。在每次元裹托他寻人寄信时,便跟着元裹的信一起捎带了去。久而久之也有些七零八碎的琐事和牢骚会在信里提及。但他万没想到谢无陵竟知了他送了元裹一支菡萏簪。

  “闲来无事,就学了。”宣城做谦虚状,但心下还是欢喜的。毕竟他费了两旬时日才雕成了这一支。又得谢无陵一赞,自然谦逊也掩不住满面得意。

  谢无陵方举杯,想道他一句机灵,便听见身后一声唤。

  “美人哥哥!”

  谢无陵方回头,给羡之扑了满怀。手中端着的酒盏未及撤去,叫酒湿了襟前。

  羡之也有所觉,觍着脸收了手,往后退了两步,乖巧道:“师父。”

  谢无陵被他这动作逗笑,将杯盏置回了桌案上,抬手一揽,将羡之揽回怀中。

  “想师父。裹儿姑姑每年都骗我,说师父就要回来了,”羡之窝在谢无陵怀里,闻着那股子好闻的茶香,呜咽了声,“师父今年终于回来了。”

  谢无陵不过和他相处了几个月,却让他惦记了几年,起初元裹也是好奇,如今要是见这一幕,应当就能想通了。

  谢无陵待他是好的。羡之原来少有在人前撒娇,今日却不一样。

  谢无陵刚把手放羡之头上,想说一句“回来了”,便被宣城抢了话。

  “你这小恶人,还说你姑姑,你怎么不说你天天缠着你姑姑呢?”宣城伸手就要去点点羡之的额心,羡之在谢无陵怀里扭了扭,往一边躲了躲。宣城继续训道:“你怎么不说你书也不好好读,最后被罚抄,还要拉着姑姑和皇叔帮你永夜抄呢?”

  谢无陵抬手将宣城的手挡了挡,又故作了冷色,问了羡之一句:“怎的不好生读书,上次如何答应师父的?”

  “太傅不如师父……”羡之声音骤然细若蚊蚋,“好看。”

  宣城没把这话听真切,谢无陵倒是一字不落地听完了。听来生了三分苦笑,在羡之后脑勺拍了拍,道:“你这小人儿啊,满脑子鬼心思。”

  这方三人还在叙着小话,那方元裹替赵世迎来了一人,惹来了一阵热闹。

  几人簇拥着来了这宴桌前,宣城见状起了声,同谢无陵通气道:“这阵仗必是华姐儿来了。我们的凤翔公主,原来你未见过,她可仰慕你许久了,你的长短赋她都收了半箱。”

  羡之从谢无陵身前退开,待谢无陵起了身后,又扯着谢无陵的衣角,俨然像他的幼弟一般,跟着他,不离身。

  谢无陵理了衣襟,心下兀自估量着来人。

  凤翔这地紧邻扶风,这凤翔的封邑是在雍国封给赵修时,便跟着赐下的,赐给了重阙内的一位入了儿郎学堂的公主。

  扶风文士向来敬博文之人,当初元华一篇《论才》引得扶风轰动,遂她入学堂之事,大家听来也多是宽待的。后又摘了凤翔封邑,举城都传着,若是求她为媳,便是求得扶风半壁。

  但元华注定不会是困在扶风士族间的人。

  邻国番邦曾愿用增添岁贡来换这凤翔公主,元华闻之,当庭笑来:“若他拿草原六部苍穹来聘,我大可考虑一二;若他拿千字得意文赋来讨我欢心,我也可考虑一二,偏这两样,他都未带来,拂了也罢。”

  这一番话,倒让庭上的惠帝听来龙颜大悦,也就随了她,允她自择夫婿。

  这传言也多是谢无陵从赵祚那处听来的,都是真假自辨的事儿,谢无陵从未往心上放过。但如今要见那凤翔公主了,自然这事便重往了心头,过了一遭。

  宣城先谢无陵一步,上了前去,调笑道:“华姐儿可来了,还怕今日你不来,那元裹可不又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