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有九条尾巴_作者:小蜗牛跑得快(113)

2018-08-02 小蜗牛跑得快

  两人皆向李霖行礼。

  “杨先生,冠玉什么时候回来?”杨京润快要走出门的时候,李霖突然问道。

  杨京润站定回道:“想来最晚秋汛之后,确定了堤坝桥梁可用,便能回京了吧?”

  李霖没再说话。杨京润却似有所悟,连忙道:“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写信。”

  张廷是状元出身,文采口才都没的说,在朝中声名极好。更难得的事,他简在帝心,当初是景和帝亲口提拔到詹事府的。若是他再早生一二十年,恐怕已经在六部分一杯羹了。

  张廷远在淮阳,京城的消息不一定能即时知晓,杨京润手书一封,命人快马加鞭送去,请张廷为卢衍说情。

  事实证明,卢衍还关在狱中一日,朝中便不得安宁。

  朝臣们见向太子求情没用了,便掉转头开始骂国师与三皇子。

  这个转折,李霖是始料未及。

  按照常理,最开始的弹劾是因为李霖借阅《起居录》,那么就算是跳过景和帝,要骂也该骂李霖才对。

  偏偏三皇子非要跑出来吸引火力。他私下又向景和帝讨了那顶五岳冠,用轻纱罩住表面,每日带出门。这下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乾清宫里那场冲突。而且大家都无师自通地悟出了李霖没有求情的真相。

  于是一时间,国师和三皇子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直到有人弹劾姚家私下出售宫造之物、大不敬等罪名。

  在废除皇商之前,姚家一直关着宫造之物,每年川地上贡的蜀绣也是经过姚家的手。而这次弹劾的内容就是姚家私用私售云龙纹的织物。

  云龙纹毫无疑问,是帝王的专属。

  此事闹开来,李霖都觉得不对。起先的弹劾毕竟只是牵连,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突然闹开,不像是偶然,反而像是有人在故意算计姚家。上书的不过是个普通的监察御史,谁给他的胆子弹劾当朝皇子、郡王的母家?

  李霖对于姚信鸿和姚信思不喜,但对于姚信俊和姚之远还是很有好感的。何况在被收拾了一波之后姚家已经安分了许多。李霖实在想不到,这个档口姚家又招惹了谁。他只是直觉地担忧,陈吉铭离京还没多久,姚家就出事了,再联系到李霖那趟淮阳之行,很难不让人怀疑背后主使。

  景和帝果然是大怒,先处置了上书的官员,再发了一通脾气,让人狠狠查姚家的事。姚信鸿被勒令闭门避嫌,姚家兄弟俩一起被要求带到京城,京城淮阳,两地姚家所有宅院一同搜检。宫里则迅速传出了惠妃姚氏生病的消息。

  李霖再坐不住,前去询问许皇后时,许皇后也只能摇头。“这是陛下的旨意,即便是本宫也不能随意插嘴。”

  李霁再怎么戴五岳冠出来晃悠都没用了,几次去乾清宫求见都不得入门。李霖去时,看到的就是李霁固执地跪在殿前,目不旁视。高公公避开他,无奈地说:“王爷请回吧,陛下吩咐了,现在不见人。”

  “三弟。”李霖一出声,高公公便知趣地退了下去。

  靖江王仇视地看了李霖一眼,就移开了视线,继续盯着乾清宫的宫门。

  景和帝闭门不出,连太子都不肯接见,铁了心要把这件事查到底。

  “你先回去冷静一下。”李霖沉声说道,“父皇现在,正在气头上,你这样站出来……”

  “皇兄这是假惺惺做什么呢?”靖江王突然抬高了声音,挑衅地抬起头。

  李霖皱起眉头。“你也是快要成亲的人了,怎么还莽莽撞撞的?”连他身后的德善都变了脸色。不管私下是什么样的,在乾清宫门前公然与太子吵起来,这做法,也只能说真不愧是三皇子。

  “这难道不是皇兄和陈家所愿的吗!”靖江王双手握拳,双目赤红。“姚家走到这一步,不都是因为你的弹劾吗!”

  李霖已经实在不想跟他说话了,“既然如此,孤也不必与你多费口舌了。若是还想救你舅舅,在这里跪着是没用的。你自己掂量一下吧。”

  “滚,不用在这儿装模作样!我不想再见到你!”

  “靖江王怕是魔障了,这是说的什么话。”高公公终于无法再装雕塑,站出来拉着嗓子慢悠悠地阻拦。

  靖江王则同样报以敌意的目光。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李霖便冲高公公一点头,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