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有九条尾巴_作者:小蜗牛跑得快(83)

2018-08-02 小蜗牛跑得快

  看着对方鲜活的表情,李霖扬起了嘴角。他丝毫未意识到,这样的笑容有多么宠溺,又是多么不符合太子殿下高高在上的身份。

  咸阳宫里,无名的情愫在暗中生长。

  第38章 吱吱吱吱吱吱

  推行“废商令”的旨意发下去之后, 民间反响巨大。

  富商自然是叫苦连天、哀声哉道,然而百姓们却大多拍手叫好。他们早就对这些打着御供、皇商的名号剥削压迫的富商豪绅不满,巴不得让他们多掏腰包。

  至于送物入京参选,大多商人也都愿意一试。反正京中繁华, 即便无法入选也可以就此贸易, 何况一旦被选中了,那可就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在这样的信念驱使下, 一时之间, 京城中人来人往,甚是繁华。

  当然, 也不能真的就这么为难大商人, 打一棒子给个枣吃,这套技巧李霖已经烂熟于心, 于是在他的建议下,另一条旨意几乎同时颁布:准开外禁,凡与番邦狄夷贸易, 商税减半。

  大昭边境有重兵把守,久无战事,风平浪静。百姓对于外邦艳丽的布料、精巧的玩意,还有丰腴的牲口都很感兴趣,大昭境内的商人对这块肥肉虎视眈眈许久。但碍于祖宗成法,谁也不敢公然提出开放贸易。

  但李霖敢。

  若说上一回,还只是少数顽固派与三皇子一派的人反对,这一次的争议就更大了。可是心里嘀咕归嘀咕, 真正敢把怀疑说出口的人并不多。

  归根结底,陈吉铭尚在京中。陈吉铭时太子亲舅舅,无疑是站在太子这边的,而且他镇守南境多年,常与云南的土人来往,早有商贸教化,允其归顺之意,与李霖的想法不谋而合。

  何况,先皇后的忌日快要到了。

  大昭朝廷的官员们心知肚明,一年之中,不管什么时候招惹太子,都不要挑这个时候。这个景和帝由于心软,出于补偿的心理,对太子几乎言听计从的时候。

  先陈皇后的忌日与清明节相差不几天,每到这时候,都会罢朝三日。官员各自踏青祭拜先祖,太子殿下拜祭先皇后。

  清明前后,细雨缠绵。李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驱动赤骥靠近马车,单手拂开帘子看向马车之中,发现小狐狸正安安稳稳躺在软垫子上,一面吃着豌豆黄一面看着书,似乎毫无察觉。他这才松了口气,放下帘子骑马跑到前头,收起心里乱糟糟的一团思绪。

  景和帝信守道教,按国师所言,想要修炼得道,至少要鼓盆而歌,最低也得无欲无求才行。所以拜祭他不能亲自前往,年年都是由李霖代他去。

  论理,四位皇子均要叫陈氏一声母后,拜祭也应在场。李霖则投桃报李,为着许皇后的面子,更为自己母后的清净,向景和帝逃了恩典,年年独自前去。不过今年陈吉铭恰在京中,便由景和帝恩典,一同前去。

  太子代陛下出宫拜祭,比照天子仪仗。龙辇里定是做不得人的,可那空空地抬着走在最前面就足够气派了。李霖一年来这么一遭早已习惯,谈昌看得聚精会神。不过一路晃悠着,他很快就失去了兴致,转而吃着李霖交代人准备的点心,看着书。

  陈吉铭驱马上前,仅落后李霖一步。“殿下。”

  “舅舅。”李霖客气地叫了一声。

  “殿下如今方回京,二皇子大婚,殿下可有什么打算?”陈吉铭问。

  李霖心中有些烦腻。他掂量了一会,转而问道:“舅舅打算何时回云南?”

  陈吉铭愣了一会,才回答:“殿下不必担忧,陛下暂没有驱臣离开的打算。”

  “舅舅之前在父皇面前说过了母后忌日再走,父皇恐怕记在心里。舅舅手握重兵,留在京中太久不妥,将军离开太久,云南恐怕会生乱。舅舅还是早日回去吧。”

  陈吉铭万万没想到自己问起打算却招来对方这样一通话,脸色当时就不太好看。

  “表妹到了年纪,也该定下了,孤听闻这些日子求娶的人不少。舅舅位高权重,大可选一些门户低些的人家,左右孤会请母后赏赐,给妹妹们撑起台面。”

  陈吉铭一听李霖这意思是并无娶妻的打算,脸黑得彻彻底底。

  “父皇虽不问朝事,心中却有成算,舅舅慎言慎行。”说完这句,李霖便甩了一鞭子,赤骥一下冲到前面去了。

  皇陵离宫城并不远,乃是直隶京畿一块地区,是大昭的开国皇帝挑选的龙地。不用任何人告知,倚在软垫上的谈昌嗅到了越来越浓的龙气,便知晓快到皇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