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吧,孩子归谁_作者:太紫重玄(45)

2018-08-01 太紫重玄

  李怡看呆片刻,回过神道:“怎在此站着?”

  杜松风转过身,细瘦的身材虽被腹前的隆起打破了和谐,但带革未束配饰未坠,衬着半披在肩上的黑发,更显风流闲适。他自然一笑,“唔,趁空透透气。”

  李怡被这一笑搞得有些恍惚,强自镇定下来,下巴往他肚子上一点,“不舒服么?”上回相见,杜松风的肚子只是微隆,拿衣服挡一挡,离得远些,尚可被忽略。但现在那里已挺得很明显,仿佛竖着塞进去个枕头。也正因为是竖着,肚子虽然鼓了,但不至于臃肿。

  杜松风又笑了一下,“尚好,就是有些闷。”

  “哦,也是。”李怡应道,“那等场合,时时刻刻提着心思拥着笑脸,确实闷。”

  “今日不巧,”杜松风往李怡这边走了几步,“来的人多,不便打探韩公子的事,想必你更着急吧。”

  李怡一怔,不想杜松风与他竟有同样的想法,“没办法。今日试菜,他们都来,是情理之中。”

  杜松风在距李怡一步之地停下,“对了,十一月初十大婚当日,我就不去了,初九那日你我再碰一次,从头到尾理一遍,务必周全。”

  李怡一惊,“你不去?为何?”

  “唔。”杜松风面色有些艰难,“我与我爹商量了,我去……不大方便。到时我爹在,恒庆元有你同你爹坐镇,少我一个,不会怎样。”勉强笑了笑。

  李怡明白过来:杜松风近来一直呆在宝禾县,怀胎的事商道中几乎没人知道。先前他睡了杜松风的八卦刚有些平息,若杜松风突然挺着肚子往丞相大公子婚礼这等隆重的场合下一站,杜家的脸就又会被他李家踩得粉碎。因此杜明礼才不让杜松风去。

  只是可惜,此事一直是杜松风在忙,最后却去不成。

  杜松风依旧笑着,“下月初九你应在京城吧?我……”

  “我过来找你。”李怡截断他的话头,既是为藏身孕,他便顺水推舟,况且……“那时你就六个多月了,不宜奔波。”

  “唔,那多谢了。”杜松风一拱手。

  李怡道:“贵客尚在,出来太久不妥,你没不舒服就早些回席。”

  杜松风点点头,突然疑惑地问:“那你出来做什么?”

  李怡一愣,“我……啊,”手往旁边一指,“如厕。”

  杜松风更疑,“那还不去?”

  李怡无语,“……好,去。”

  杜松风笑着走了。李怡往厕房去,回想以往心中叹息:和土木公说话只能平静寡淡,礼貌疏离。否则只要过了一点,他就会生气。

  真不明白,为何有人床上床下能判若两人。

  而那个孟浪的杜松风他能见着两回,已实属不易。

  能不能有下一回,还真不敢肖想。

  十一月初九一早,李怡骑马从京城赶往宝禾县,虽棉氅在身,但到底不能将头脸双手全部裹住。一路风吹,到得宝禾县城门时他十分后悔:天已冷了,就不该图快骑马!搞得风尘仆仆,好像他多想见土木公似的。

  驭马缓缓进城,若说想见土木公,也仅有一个缘由:近来每次会面,他的肚子就变个样,颇为有趣。不知现在那肚子又长成了什么。

  二人约在松鹤楼,李怡先到,点了几样果品,就着茶边吃边等。不多时杜松风到了,披着月白色轻裘,毛茸茸的领口上露出一张白皙清秀的脸,李怡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如梨似桂的比喻。

  不知是桂花还是梨花向他笑了一下,轻裘解掉,李怡不由自主往那肚子上看:嗯,上回是个竖放的枕头,这回成了一团薄薄的锦被。

  看来他儿子长得不错。

  “李兄久等。”杜松风躬身入座。

  “我也刚来。”李怡笑着回应,“早跟你说过,我直接去你家别院多好,你也不必冒着风寒奔波。可你偏要定松鹤楼,好像不乐意在家接待我似的。”

  “李兄说哪里话,在下万万没有这个意思。”杜松风替李怡斟满茶盏,“我是想趁着这一趟,到县城来办些事情。”

  “哦?何事非要你亲自办,能说否?”

  “此事确实不可交予旁人。”杜松风犹豫了一下,低头略羞涩,“要例行看大夫。”

  李怡的目光便又停在杜松风因坐姿更显圆隆的腹上,鬼使神差道:“那稍后我陪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