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礼敬,导致这些老臣和新秀们常有摩擦。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并非坏事,年轻人难免思虑浅薄,做事激进;而年纪大的又会固
步自封,没有创新,因此,二者结合,才会相辅相成。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齐慕霖和已经退出朝堂的君子渊暗中立下的这个新老结合的政策,还是属于一种良性竞争的。
此话说来虽有些烦琐,但却是目前中州朝堂的常态。刑部尚书一番话,引起了王源的一声嗤笑,他站出来问道:“请问钱老大人
,刚才您也说,我三哥的回奏中并无切实证据证明西川之事与刘江川有关,下官请问,连我三哥都查不清楚的事情,刑部有多少
把握能得到‘切实口供’?”
王源之语对于刑部来说实在有诛心挖肺之痛!想当年,即便曹谦手段狠辣,也依然有破不了的案子,因着曹墨的关系,君默宁总
是喜欢在刑部横插一脚,当然,这也和三少爷经常被请去刑部喝茶不无关系。去得多了,君默宁也喜欢偶尔客串一下他口中的‘
侦探卷福’,那些年月里,三少带着他的小伙伴,着实替刑部理清了不少无头案件。
如今身为刑部尚书的钱老头自然也了解过去种种,一口气憋得老脸都有些红。站在后排的刑部侍郎白天澜暗戳戳向王源比划了一
个大拇指。
老头被气得有些狠,脱口而出道:“君三身为西川事宜特派钦差,又为何会放任西川官员被杀?放任刘江川逃至北疆?若非忠亲
王将其擒获,岂非纵虎归山?!老臣认为,就应该先问责君默宁的失职之罪!”
朝中不少老老少少的官员都用一种看着棒槌的眼神看着这个失了理智的老头,而自朝臣们开始打嘴仗之后,齐晗就一直默默跪在
一边,直至此刻,他缓缓站起身对着刑部尚书说道:
“钱大人,您认为本殿下一条命……和阿提莫秋泓那个死人比起来,谁比较重要?”
第197章 此间少年人如玉、势如虹
钱安民今次是第一次见齐晗,被当初君默宁的丰功伟绩气昏了头的刑部尚书面对皇长子的问题,一时竟有些愣神:他明明在问责
君三的失职之罪,这殿下怎会有此一问?
齐晗站立朝堂长身如玉,一身皇子着装更衬得气势如虹,他好似只是淡然相视,却无论如何让人不能敷衍以待。
他没有马上要得到答案,反而再次转身正对着皇帝,接受两侧所有的朝臣的目光说道:“当初阿提莫都蓄意刺杀父皇,其中内情
并不足为外人道,御史中丞君大人奉命出使北莽;不多久,西川民乱爆发,君三少临危受命赶赴西川,于一日之内斩杀官民四十
四人,以最小之代价和动静一举平定。这些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我只请问,当初父皇为何会派无官无职的君三少出任钦差?而若是换了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大人中的任何其中一位,谁能保证比君
三少做得更好?”
朝堂上无人敢答,因为当时的确就谁来出任钦差一事有过争议和拖延,说到底,平定民乱始终是一件实力不讨好的事情:轻了,
平不了;重了,又给朝廷抹黑。最后,还是由皇帝定下了也正赶往西川的君默宁——可笑当时,他们几乎人人私底下笑着等着看
好戏。
齐晗的问题很直接,直接到直直强调了“老大人”三个字,因为他家先生说过:指桑骂槐是很聪明的做法,但有时候效果会因对方
的厚脸皮而打折扣,不如指名道姓过瘾。
见朝堂沉默,齐晗再次将矛头对准钱安民,说道:“刚才钱大人问为何君三少未曾查出民乱及杀官的主使,本殿下这就为你释疑
。西川民乱之时,我也在西川,奈何去年在悦来酒楼所受的重伤复发,命在旦夕,君三少平定西川民乱之后,当即出手为我医治
,乃至耗尽全身功力,青丝成雪。于公,他已然完成使命上奏交旨;于私,他因耗损过度累日昏迷。
我只请问,凭什么民乱之后的西川种种,要君三少来负责?他无官无职,钱大人,这‘失职’二字又从何谈起?”
这一次,齐晗的目标更明确,就是你刑部钱安民!
众人自然也听到了齐晗话中的很多信息,不敢也无法相信所有人印象中似乎走到哪里都要鸡飞狗跳的君三少居然走到了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