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之死_作者:松上盐(51)

2018-07-10 松上盐

  人一旦忙起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不觉得累了,有人研究文字间的学问,就有人研究食材间的学问,陈衡喜欢做饭,这么多年了,第一次感觉到身体不在状态,倒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右臂始终有点酸痛,举了半天锅,总觉得吃不消。

  不应该啊,他招呼着两个下棋的小孩儿盛饭,自己去后院瞧了瞧。

  这一瞧,瞧出了火气。

  周栎刚把餐椅坐热乎,就听到陈衡在喊他,心里咯噔一声:坏了,反应这么大?

  他赶紧趴在窗户上赔着笑:“老板啊,我这不是懒得拿晾衣杆吗,谁知道你承重这么差……”

  陈衡一听这话,品不出一丝悔过之意,觑了他一眼:“你行。”

  接着就把两床被子都扔到了地上。

  周栎唉声叹气:“完了,没被子盖了。”

  陈愿嗤笑一声:“大夏天的还能冻死你不成?”

  周栎沉默之时,另一个声音忽然出现:“哟,小兔子啊,你怎么才来?”

  程文哲惦记着再去一趟山里,心里早就算好了日期,今天是最后一天,看着到了十一点多,立马原路返回,回来时刚好凑在了饭桌上。

  第23章 祭歌

  赵警官最近忙得日夜颠倒,见得最多的异性就是酒店受害者,兜里揣着十几张高清的尸体特写照片,时不时地拿出来看一眼,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线索。

  最近玄乎的事情层出不穷,赵警官叹了口气,将照片打包送给了周栎。

  “第一个死者叫季晓玉,女,二十周岁,本地人,上理工大学二年级,酒店常客,身份很好确定,经理第一时间就把死者信息送了过来,话说那小册子上客人信息真是全面,连季晓玉偏好的颜色、食物都记得一清二楚……。”

  来得可真是时候,程文哲悻悻地找了个空座,委婉地表达不满:“赵警官,你看大家都在吃饭,这案子的事情能不能先放一放?”

  赵警官抓耳挠腮地像个被赶上架的鸭子,临走前面红耳赤地扔下一句:“时间紧张啊,小周,咱要不加个好友?再有什么消息我直接给你拍照发过去,看这情况又得麻烦你们。”

  周栎心中失笑,赵警官估计是被委任通讯兵了,这种新任职的,一般都会被使唤着干些出力不讨好的活儿,例如,将这种麻烦的案子推出去。

  他默默地查看了一下新消息,果然有好友申请,名字是……人民警察赵子龙。

  算了,不改备注了,这名儿挺好的。

  周栎看着几张小方桌上零零散散的几个人,清咳一声开口问道:“十二点半的时候去一趟山鬼那儿,有想去的请举手。”

  程文哲正掰着肥嫩的小鸡腿,一听这话将竹筷一扔,率先高举左手,还自带音响:“我!必须有我。”

  陈愿瞪了他一眼,吃力地咽下嘴里的东西,还抽了张卫生纸擦了擦:“你去干嘛?这又不是游山玩水,忘了上回你踹我那事了是吗?”

  “我就是跟你们出去长长见识。”程文哲摸了摸鼻子,殷勤地推了一杯清水过去:“来,润润嗓子。”

  周栎起身去拿钥匙:“这次咱快去快回,陈愿就别跟着了,你简直是行走的唐僧肉。”

  只听见啪的一声,陈愿往桌子上扔了一袋血液,趾高气昂地上楼了。

  这架势拽得像扔了几锭金元宝,不过这东西要论稀有度,还真比金子值钱。

  第二次的路途顺畅许多,程文哲自告奋勇地钻进驾驶座,一路上打了鸡血似的加速,险象环生之际还有精力天南海北地瞎聊天:“你们说山鬼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这几天查过了,对于山鬼的记载,最早是在楚辞里,出自一首关于祭祀的诗歌,但是吧……那描述的是个女神啊!”

  楚辞这两个字确实耳熟,但这种诗歌大都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改编的,也不能当真相看待,最多证明山鬼他老人家在春秋战国就开始活跃了,周栎不太在意:“我总觉得听过,可能是语文课本上出现过?”

  沈云檀若有所思地看了过去:“楚辞里的九歌山鬼确实是祭祀诗歌,我前段时间也查了一下,除了赞美女神还有个新的解释——这诗歌既然是祭祀用,那就可能是两名祭祀编排的舞蹈,女祭司演山中住民,男祭司演山鬼。”

  周栎想,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不但看得懂古文,还会去找相关资料求证,可是,他到底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