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舞_作者:紫文昭雪(151)

  第63章 竹枝词,道是无情却有情(12)

  宁长青的主意虽是打定了,可具体该如何做,却一直想不到一个完全的法子,他从都城一路率兵到这油江外,表面上威风凛凛,难逢敌手,可说白了,不过是一场豪赌。

  宁长青的大军在油江外驻扎了下来,密密麻麻的军帐从油江城楼上眺望,如同白色的鸟群。

  谁也没有主动宣战。

  宁长青在等,等齐国的和谈。

  第二日的时候,宁长青派徐小水分出一支军,绕道到了油江南面的定西,隔着一道河,虎视眈眈地冲着油江的方向。

  全力进攻的姿态,做得不可谓不足。

  宁长青赌对了——齐国主动提出了和谈。

  若两国交战于油江,宁长青的胜算虽然不大,但足以和油江托上些日子,而齐国,经不起这样的耗。

  宁长青客客气气接待了来使,答应了和谈。

  事情到了这一步,油江的将士,少不得要和宁长青接触接触。

  宁长青出了营寨,坐在马上,远远看见出了油江越走越近的一行人,其中有一人,羽扇纶巾,穿着薄软甲,在重甲硬盔的将士中分外瞩目。

  宁长青的心“砰”地跳了一下。

  来了!

  宁长青和那打头的小将各怀心思地寒暄了两句,微微笑着冲直朝自己张望的几人转了头喊:“我听说你们都想见见我的样子,这回看到了吧,五官七窍可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吧?”

  此话一出,原本还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便没那么紧张了。

  宁长青自然晓得这些日子自己立下的威名。

  那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铁锤,常常在乱军中开出一道叫人望而畏叹的血路,一锤断骨,两锤丧命。

  而他说话的时候,手里并没有武器,甚至连盔甲都未着,只披着平常的便服。

  宁长青轻咳了一声,又道:“不知宁某可否有幸见见徐大人?”

  徐清在队伍里安静地站着,蓦然听到宁长青叫自己,微微笑了一下拨马出了列。

  待看清宁长青一身便服,为着盔甲,未配武器,徐清怔了一下,也抬手取了盔甲盔帽。

  “常闻油江徐清素有小诸葛之称,才高八斗,智勇双全,宁某一直心有敬仰,今日见着徐大人,颇为感慨,我原道徐大人怕也有而立的岁数,却万万没料到徐大人如此年轻。”宁长青似是感慨地摇了摇头。

  徐清爽朗一笑:“过奖过奖,倒是宁将军年纪轻轻,统帅三军,沙场上万夫不敌,这才叫徐某万分佩服。”

  宁长青拱了拱手:“其实啊,想和徐大人见见面是因为我听说徐大人是白癸人氏,恰好宁某也是白癸人氏,多年未回家乡,一时听到有个同乡倍感亲切。”

  宁长青这话说着便带上了乡味,也是老天助他,幼年那没有什么美好经历的七年时光,便是在白癸渡过的。

  徐清本是面色淡淡,听了宁长青这几句眼睛便亮了,话语间的客气生疏少了许多:“你竟也是白癸人氏,妙哉,妙哉。我这么多年没回家乡,竟不料在这里看到了老乡!”

  两人接着又说了几句话,都是些关于白癸那地界的话头,没有一点涉了战事。

  两人有说有笑谈了许久才分开。

  宁长青回了营帐后,立即休书一封,天马行空写了些话,又把那似乎是要害的地方抹的模糊不清,就像是被人改过似的。

  这封信,他派人连夜秘密送给了徐清。

  油江城内。

  徐清拿着这内容都看不明白的信,嘴角浮出一抹了然的笑意。

  从一眼见到这个宁长青时,他便猜到了此人的目的……是自己。

  这封信更是让他确认了。

  说起来,他倒也很想看看,太守的态度。

  太守当日就召见了徐清,旁敲侧击了许久终于忍不住问了:“本官听说那宁长青寄了信给你……”

  徐清没等他开口要,直接呈了上去。

  “……本官不知,你为何把信,涂改成这副模样?”太守眯着眼盯着徐清瞧,眼里的怀疑显而易见,“据本官所知,你昨日可是和那宁长青交谈甚欢?”

  徐清自然否认,略解释了两句,见那太守依然半信半疑,苦笑了一下,转身退下了。

  他一回到家,推开书房的门,便看到一道身影笔直地立在桌案前。

  徐清只愣了一下便笑了:“宁将军倒是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