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当伴读_作者:晏图(346)

2018-06-20 晏图

  许霁川的纨绔之名,大梁朝中人尽皆知,几位将军颇为不服。可这半年征战下来,许霁川骑术高超,箭术在军中更是罕有其匹,而且用兵诡谲,不落俗套,将军们都看在眼里,在心里对他颇为服气。

  渡江前夜,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晚,一人闹事,全队连坐的消息和江都奸细的口供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大营。

  太子殿下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他看着外面大亮地天色,就知道昨天许霁川给他的安神汤里加了药,目的就是要让他好好睡一觉。

  这一觉睡醒果然是神清气爽,太子殿下知晓花奴儿是为了他好,心下熨帖。

  他早上走出大营,就看到几艘战船已经准备好了,蓄势待发,战船上的士兵军容整肃,英姿飒爽。

  夏石告诉他,花奴儿早就上船了,三十艘主要战船,花奴儿是其中一艘战船的负责人,赵景湛自己也统领一艘,船上的副将将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听了之后,心下竟然意外的安宁,像是突然有了依靠。他的花奴儿啊,就是那种平日里撒娇卖乖,但关键时刻却能成为依靠的男人。

  太子殿下手指无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玉佩,过了一会,肃然道:“渡江!”

  第170章 请君入瓮

  也许太子殿下的衰运连老天爷也动了恻隐之心, 这一路攻打南唐, 除了在江面上受到了一些不成气候的小阻拦之外, 不过半日光景,他们就顺利登岸了。

  登岸之后, 南厢军一鼓作气直逼建康, 傍晚的时候,遥遥可以望见建康城巍峨的城门。

  这日的建康,微雨,有湿冷的风拂过韩熙的发丝。他立在城头上看着远处黑云压境般徐徐而来的大梁南厢军。远远看去,梁军军容整肃,远远望过去就让人心里产生畏惧。

  韩熙知道,今日就是南唐的最后一日了,太始五年, 五月十八, 此日之后, 再无南唐。

  旁边的副将眼看大军压境,有些不安地问道:“将军, 梁军将至,我们要如何应对。”

  韩熙恍若未闻出神地注视着远处梁军以肉眼可见地速度接近建康, 副将迟迟未等到他的指示, 正在犹豫要不要问他一遍的时候。

  韩熙温和道:“开城门。”

  副将觑了一眼他, 想从他的脸上看出这短短三个字背后的意思, 但是主将的脸上一片肃穆, 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只能揣测道:“将军, 开城门在城外迎敌吗?”

  韩熙转过头来看了他一眼,道:“开城门,你去将所有军队集合在校场里,清点人数,等待我的下一个命令。”

  副将对他的命令十分不解,不应该要清点好军队之后再开城门吗?为何要先开城门,难不成将军想效仿诸葛孔明的空城计,但南唐那位太子艺高人胆大,不像是会被吓破胆的司马仲达。

  韩熙见他久久未动,冷笑一声,道:“如今建康还未破,我便已经号令不动你了吗?”

  副将见他生气,赶忙道:“属下不敢,属下这就去办!”

  韩熙立在城头,看着建康的城门缓缓打开,他面容肃穆,不知在想些什么。

  梁军眼看建康城城门打开,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启超问太子殿下道:“殿下,这南唐是什么意思?自暴自弃了?”

  太子殿下还未语,心直口快的王显就道:“老李,没文化你就多读书,这城门大开,主帅立于城头,很明显南唐想给我们唱一出空城计,连这都不懂!太子殿下,你说是不是?!”王显一脸求表扬的表情,放在那张五大三粗的脸上莫名有种反差萌。

  太子殿下笑道:“呦呵,几日不见,我们王将军变成一个文化人啦!空城计,有意思……”

  赵景湛仰头看了一眼立于城头的韩熙,远远地看不清韩熙脸上地表情,只见他一身甲胄,立在微雨的城头,仿佛……仿佛是一座哀悼南唐的墓碑。

  还未待王显得意洋洋,赵景湛马鞭直指建康城大开的城门,道:“进城。”

  王显的笑容僵在脸上,太子殿下已经一马当先冲出去了,许霁川紧随其后,王显楞了,太子殿下既然知道这是空城计,怎么还熊瞎子似的往里冲?

  旁边的李启超拍拍王显的肩膀,一副同情傻子的表情。

  王显:“……”

  梁军的左右翼都驻扎在建康城外,主力随太子赵景湛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