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宫当伴读_作者:晏图(85)

2018-06-20 晏图

  许霁川含笑着看着他大哥给小厮们分喜钱,许延川看他站着不走,含笑道:“这个给我们家花奴儿~”

  许霁川一摸到锦囊里面好像装着一个硬硬的牌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玉牌上是一朵并蒂莲花,许延川道:“今儿是我成婚,我们家花奴也沾沾喜气,希望你以后也找一个窈窕淑女。”

  许霁川笑道:“大哥今日成婚,理应我送东西给大哥,怎么大哥反而送东西给我。”

  许延川道:“你我兄弟,不说那些。你给大哥的祝福大哥都懂,我们一家人和和美美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许延川接亲去了之后,许霁川就在门口和父亲一起招待亲戚。

  许上柱国的嫡长孙大婚,整个上柱国府里足足热闹了一整天,到黄昏拜堂礼结束之后,除了大哥的朋友留下闹洞房外,其他的亲戚都散了。

  许霁川本来也想去的,但是被他父亲制止了,只好悻悻回去了,高兴的日子,他不想惹父亲不开心。

  第二天一早,许霁川早上要在家吃了早饭才去东宫。

  在回廊处见到许延川和新妇杨氏并肩赏花,十一月的天气,只有迎春花盛开,两人站在花前互相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杨氏对相公说:“走吧,不然长辈们该等急了。”

  临走的时候,许延川将一朵迎春花小心翼翼插在新妇的鬓角,新妇抬起头来与他相视一笑。

  那一刻,许霁川心里也产生了幸福。

  第46章 侧帽风流

  闲处光阴易过,疏忽佳节又是重阳,过了一年,太子殿下和许霁川也已经长成十四岁的少年。

  自上次太子殿下主持孔祭以来,陛下对他的能力比较满意,这一年中有些小事务也会交与他办理,并且在六月下诏让太子参加这一年的大朝会。

  流光飞逝,还有一月就是大朝会。这一年中,太子殿下听从许霁川的话开始逐渐接触太学的学生,为自己以后入朝办事物色人才。

  有了太傅这条线,太子殿下接近太学的学生也更加方便。太子殿下为人不拘小节,说话做事简练,意外对了太学学生的胃口,不少太学学生很喜欢他。且太子贵为国家继承人,能够不拘一格和他们平常相交,经常自掏腰包接济太学学生,这不仅在朝中传为佳话,太学学生更是感念太子的知遇,对他打心底里尊敬,因而殿下在太学学生中威望很高。

  对太子殿下与太学学生的相交,不管是晋王还是皇帝都表现出放任的态度。

  大梁实行九品中正制,门第是做官非常重要的标准,就算再有才华,没有门第也做不了高官,这些太学学生以后就算入仕,也不能爬到位高权重的官位上去,因此对于太子殿下和太学学生走的近这件事情,晋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至于他接济太学学生的事情,晋王也只当他是沽名钓誉,为了博得朝中的重臣的好感,为自己的大朝会铺路罢了。

  皇帝陛下看到太子殿下能怜悯这些穷苦文人,心里很欣慰,以为太子殿下天性善良,身为尊贵的太子,却能体察民间疾苦,不以门第高低为标准交友,难能可贵。

  近日因为参加大朝会的事情,太子殿下心情不爽。下午和太学学生论学之后,午时刚过,现下回宫还早,许霁川便陪着太子殿下去城郊跑马去了。

  何以忘忧,琴剑快马。

  少年郎最爱纵马驰骋,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很久,天色将晚,暮色四合。

  许霁川对太子殿下说:“殿下,我们该回去了,戌时一过,宫门就要落锁了。”

  太子殿下满头大汗,脸都是红的,看了一会儿将将要落山的太阳,意犹未尽道:“这会子太阳还没有下山,我们再跑一会儿。”

  许霁川道:“殿下,我们离江都城里已经有了一段距离,现在起码要快马一个时辰才能在酉时城门落锁之前赶回去。”

  太子殿下这才记起,他们为了跑的更尽兴,来了江都郊县的大草甸。他马上要参加大朝会,如果因为跑马误了城门关闭的时辰,晋王那边不知道又要在朝堂上弹劾他了。

  太子殿下将帽子扶正,快马加鞭朝城门跑去。许霁川跟在他的后面。

  太子殿下今日穿着白色的骑装,带着一顶青色的帽子,纵马驰骋的时候,他帽子的飘带在风中高高飘起,许霁川觉得太子殿下好像是传奇话本里走出来的少侠。

  他俩人一路快马加鞭,在城门关闭的最后一刻进了城飞驰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