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_作者:秋千在时(11)

2018-06-01 秋千在时

  他还是不懂事,知道那是是苦的,但又不那么清楚,也不知道自己是受了无妄的天灾。因而语气里并没有太多可怜,只是在认真回答周锦城的问题。

  说到这里,阮唐想转身看看周锦城,但周锦城抱着他的力气大,没能转过去,他只好扭回一点头继续说:“第二天醒了,饿,可是没有树皮了,娘说去好人家可吃饱,叫我来。”

  他又被勾着想起他娘来,眼睛里含着些泪,问周锦城要他娘:“我要娘,哥哥……呜呜呜……我想要我娘……”

  周锦城被他哭的没办法,想照平常那样发火,可手下就是小傻子因为长时间饿过头而不正常地鼓胀起来的肚子,那火就像碰到了潮湿的柴,像个哑炮,烧不起来,也炸不开。

  “上回说了,他们卖进来一个傻子,跑都嫌慢,叫我上哪给你找去?”

  阮唐平日里总是笑着,周锦城对他促狭,他不知是不懂还是不在意,更没什么委屈的神色。

  就是这少有的两回因为想他娘而哭起来,也不要人怎么去哄,没一会儿就止住了。只脸上还留着湿痕,长睫毛湿成浓密的一簇又一簇。

  他泪眼汪汪地吸鼻子,嘴一抿,不管脸上是不是伤心的神色,两个酒窝反正就出来了,“哥哥。”他叫了一声,周锦城只当他还要娘,正头痛,便听他问,“少爷和书童,怎么好的?”

  周锦城掀开被子起身,把他抱到里头摆好姿势,又抓过小被子给盖上,道:“不知。等你大了,懂了,来教我。”

  阮唐眨了两下眼,湿睫毛戳的眼睛不舒服,他又伸手去揉,有些困了,软声答应周锦城:“好的,哥哥。”

  没过几日,就是周锦重的生辰。

  同往年一样,周霖辅没有大办,只请了些本家来府里吃饭看戏热闹热闹。其余旁支都没去邀,更别提往日交好的官场同僚。

  他是云城知州,官做的不大不小,在云城当地算很有名望的一个人。

  前些年因廉洁奉公而为十里八乡交口称赞,自从续弦后,二夫人产子的时间明显不对,他的声望才下去一些。

  不过豪门家事,小老百姓们也就是关起门来念叨两句,谁敢去当面搅兴。

  周锦重是二夫人进门后生下的二少爷,时年九岁。

  因生下来便体弱,周老太太去庙里求了锁命符给他日日贴身带着。他的名字“锦重”二字府里人人叫得,每年的生辰也不敢大办。都是因为怕太过头了,叫老天爷想起他来,早早的带了他去。

  这日周锦城不必读书,一早便被莺儿叫起来换上新衣。

  早饭要去正房一起,此时天还没亮透,他就要开始准备跟着周霖辅去门口迎人。

  床上的小傻子还睡着,被周锦城捏着鼻子拽起来,“去厨房拿吃的,再晚没有了。”

  阮唐还迷糊的厉害,却听话的很。闻言立刻闭着眼摸索到衣服穿上,坐在床边拿脚去找鞋子,两脚往下一蹬,便跑走了。

  厨娘原本没给周锦城准备,但阮唐来取,她问了外头的小厮,都道少爷还没出房门,只暗道是大少爷又要给老爷找不痛快,心里担忧,却也少不得连忙配好一份给阮唐端回去。

  周锦城等在门口,远远地看见阮唐端着东西回来了,多一句话都没说,就转身出了院子。

  阮唐叫了两声哥哥没管用,一时间呆在桌前,不知怎么是好。

  莺儿收拾好床铺出来,笑道:“少爷这是叫你自己用的,待会儿他走了,你可不是得回下人房去抢吗?”

  阮唐愣愣地点头,这么多……都是自己的?

  厨娘知道这一整天都没阮唐什么事了,掐着用完早饭的点就叫人来唤他去厨房帮忙。

  日头刚起来,厨房里头就热得不得了,尤其是靠近灶台的地方,不一会儿汗就出了满背,濡湿了贴身的小衣,又慢慢浸到外头的小褂。

  阮唐不会做别的,厨娘就安排他蹲在灶台下扇火。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白生生的脸上便覆盖一层黑灰,身上汗流着,狼狈的不成样子。

  阮唐倒没觉着辛苦,只是想这样被哥哥看见又要不高兴,因而心里有些害怕,想着去什么地方洗洗。

  午饭安排在后花园,依着荷花池打起一个戏台子,供妇人们玩耍。男人的宴摆在正厅,他们不爱看戏,只叫了府里养的几个女孩子来歌舞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