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他们说话的时候,外面果然下起了大雨。
沈青燕坐在刘家的堂屋里,看着外面瓢泼的大雨,重重地叹了口气,由于房子塌了,她和沈青玉只在屋里翻出被子和几件衣服,就被雷声赶到宋氏家里,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她种下的菜苗都怎么样了。
“青燕啊,那两位公子倒底是什么人?”宋氏给两姐妹倒了碗水,坐在她们对面问。她怎么觉得这个个甥女越来越神秘了,连自己和姐姐不会的绣工也能无师自通,而且还可以绣得那么好。
沈青燕放下手中的绣布,“我也不知道,我从韩叔那里回来,这两个人莫名其妙地在我家打架,然后我家就成了那副样子,小姨你说我能不发火吗?”她半真半假的回答。
宋氏有些怀疑地看着沈青燕,见她一脸坦然,就又信了几分,“可你也太大胆了,怎么能对他们这么大吼大叫,这几个人一看就不像普通人,万一发起火来可怎么办?”停了一下,见沈青燕拿起绣布,不由得又问,“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出现在我们村呢?”
沈青燕看了看宋氏,低头继续手中的活,摇摇头,表示她也不懂。
“也是,你倒底是个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些。”宋氏想了想不禁笑,沈青燕这些日子表现出来的能力,让自己不自觉地把她放在一个同等年龄的人看,可她倒底还是个小女娃,问她这些,她怎么可能懂呢?
“青燕姐,你看我打的这些络子好不好看。”刘巧兰听不懂母亲在说什么,她也不去深想,反而拿起手上的络子邀功似的给沈青燕看,这些花样,都是沈青燕教她的,起先她编不好,现在已经很顺手了。
“巧儿真聪明,比我们玉儿打的还好。”沈青燕随口夸了一句,让刘巧兰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跑到宋氏面前,说:“娘,你看青燕姐都说我打得好,以后我可以帮家里赚钱了,这样,哥哥就能去上学了。”
宋氏欣慰地点了点头,却看向沈青燕手中绣着的花样,刘巧兰也顺着宋氏的目光看过去,突然觉得眼前一亮,沈青燕正绣着一朵荷花,精美的绣功,荷叶上甚至还有一颗晶莹的水珠,让人仿佛能闻到荷花散发的清香。
“青燕姐,你绣的真好,教教我好吗?”刘巧兰一脸崇拜地看着她。
“巧儿想学吗?”见刘巧兰一脸兴奋的点点头,也笑着点点头,“不过这几天姐姐有点忙,你就先跟玉儿学一些基本的针法,等我们新房盖好,姐再教你好不好?”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她只能先顾着盖房的事了。
☆、第七十一章 如此邀请
好在这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天天气就放晴了。
沈青燕和韩广财还有刘春生他们商量之后,定在下一天就动工,只是可异了那些上好的砖瓦,在那场雨中全被淋湿了。即使第二天全都摊开来晒,看起来也比不了新的了,不过韩广财说是还能用,沈青燕也就不怎么去费心了。
由于天气的原因,刘春生和韩广财又按沈青燕的意思在镇上找了十几个帮工,这样一来,这支建房子的队伍就扩大到三十人左右。
正要开始动工那天,又有一队人加入进来,说是在邻县来的,也有十几个人,领头的汉子告诉沈青燕,叫她什么也不用担心,工钱已经有人付过了。
不用猜,沈青燕也知道,大概是尹光翟找来的人,因为在这些人中她发现了周忠的身影,虽然他只是露了一下面就走,但还是没能逃过她的眼睛。
既然人家这么大方,她也不会再傻到把人退回去,不用白不用,何况人多一点,自己的房子还能早点盖好。
于是,江平村出现了奇异的一暮,就只有三间瓦房的工程,却用了将近四十个工人。
“青燕,这些人不会有问题吗?”刘春生看到这么多人也吓了一跳。
“反正后来的那些人工钱都付了,不用白不用,姨父帮我好好把把关就是了。”沈青燕看着面前的人也有点无语了,又不是建多大的房子,找这么多人干什么,她真心想把刘春生他们找来的人回了,可那些人跟刘春生他们都很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找份活不容易,所以她把到嘴的话给咽了下去。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不过也靠着天公作美,接下来的几天里居然一直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四十个人按着韩广财的指挥,很快就把房子的外墙彻好,三间敞亮的大瓦房没多少天就出现在江平村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