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_作者:月寂烟雨(124)

  “这么说来,老爷子有几个子女?”

  “唯有我父亲与我二叔两个。在我父亲之前,荀府向来人丁不旺,几代单传。我二叔倒是有三子二女,老小现今方四岁。”

  沈歌点头,又纳闷,“我先前见过你二婶一次,她看起来非常年轻呐。”

  “先前那位二婶已病逝近十年,这位是后来方嫁入荀府。”

  这时代的死亡率着实有点高,沈歌点头,对他荀哥的家庭成员已有大致的了解。

  这时,荀飞光又道:“认不认得出都无碍,有人朝你打招呼你点头便是,我与他们关系平平。”

  沈歌再次点头。

  荀飞光见他这模样,眼底露出一丝笑意,“当真想清楚了?进我荀家之门可就要成为我荀家之人。”

  沈歌神色郑重地看着他,“一样,荀哥,你也想清楚了么?若你带我回家,你便是我的人。”

  “我不接受你与除我之外的人成婚,不接受你再有妾室通房及任何亲生孩儿,我亦同样不会再有妻妾子女。若日后我们之间有第三人,我必与你恩断义绝。”

  沈歌说得极认真,荀飞光看着他,神色柔和,“我心如君心。”定不负相思意。

  沈歌朝他一笑,“此心随身灭,生年不做改。”

  “嗯。”

  沈歌与荀飞光起得晚,他们起床时荀家别院内所有人都各归各位。

  沈歌打算去厨下打点水,却见一娉娉婷婷的女子端着一脸盆过来,沈歌一眼便认出来人,“绿枝!新春吉祥,你何时来的?”

  绿枝一笑,“公子万福。昨日刚到,我接到韶信的信便从沈家村出发,路上正巧与他们会合。”

  沈歌知晓绿枝身怀武功,身体素质比自己好得多,跟随一干武人赶过来也无事

  沈歌与荀飞光洗漱完后出来用早餐,方发现,韶信与荀澄都在。

  沈歌上一年便已考上举人,故再无谁给他压岁钱,只是互相贺喜。

  沈歌看到韶信方想起来,低声问荀飞光,“荀哥,你在南边未受伤罢?”

  “无,洋夷与倭寇不成大器,不过占了火器之便利。”

  沈歌这才放下心。

  荀飞光乃镇国公,在街上能骑高头大马,他若喜欢,还能带上仪仗,令百姓回避。

  沈歌现如今不过一小小举人,他尚未与荀飞光成亲,自然无法享受荀飞光那套规格,只能坐在马车上。

  荀飞光向来低调,今日方大年初一,他不愿高调,便和沈歌一起坐马车回荀府。

  马车沿着主干道往前走,直来到一座高悬“荀府”牌匾的府邸前。

  高大庄严的宅子,沉实厚重的大门打开,露出宽广的道路。

  穿着整齐的仆从肃容站在一旁,在凛冽的寒风中纹丝不动。正中间站着几位衣着华丽的人,男女老少都有,全都是迎接荀飞光之人。

  荀飞光带着沈歌向前走到人群前,对中间那名白发老妇叫了声,“祖母。”

  老妇慈祥地笑开了,“一路上可有冷着饿着?”

  “无,多谢祖母挂怀。”荀飞光上前略扶一扶她,“天冷,祖母快回去,莫冷着。”

  说着荀飞光又向旁边的几人打招呼,“二叔,二婶。”

  荀厚邈与李谦蓉忙朝荀飞光回礼。他们虽是长辈,但身上无爵,荀飞光乃实权公爷,手段狠厉,几人无论如何都不敢得罪于他。

  荀飞光握住沈歌的手腕,拉着他朝众人介绍道:“这是沈歌,往后在家大家看做与我一辈的就成。”

  在场诸人,闻言绝不敢有二话,纷纷和善地朝沈歌笑,小辈按辈分叫人。

  沈歌笑得有些拘谨,不过荀飞光温热宽大的手掌包裹住他的手腕,沈歌由此得到绵延不绝的力量,并不怵这一家子亲戚。

  一行人走到正堂,各自按身份坐下。老太太在主位上落坐,荀飞光坐在右边第一位,沈歌挨着他坐好。荀厚邈坐在左手第一位,李谦蓉坐在他身边。

  其余小辈各自按往常的身份坐好。

  老太太睁着有些浑浊的眼睛打量沈歌,神情很是和气,“不知沈公子哪里人士?”

  荀飞光答:“道宁府人,去年秋闱刚考上举人,三月春闱则考进士。祖母,你唤他沈歌便是。”

  “哦?怪不得,老婆子生平还未见过这么俊的小哥,原来是举人,也无怪乎格外钟灵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