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蓉毫不客气,“对对对,快进去,歌儿你身子骨弱,别冻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章有涉及韩非子《五蠹》的这一段: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另外一处化用来自《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古人智慧真不可小觑啊!
另:临近年尾,这两天有点忙,过完二十号便好了,到时恢复六千一更,下个月日万。多谢小天使们包涵么么哒~
第46章 家宴
沈歌带着李谦蓉姑侄到堂屋坐下, 绿枝上了茶, 荀澄也在一旁候着, 就怕沈歌吃亏。
李谦蓉先夸沈歌一通,又拼命夸李筹畴一通, 话里话外都是请沈歌多提携李筹畴。
他一个小举人,如何能提携另一个举人, 不过要借他荀哥的势罢了。沈歌心中觉得有些好笑,他一直跟李谦蓉打太极没应。
李筹畴羞于答话, 就差没把整张脸给遮起来。
李谦蓉一个人越说越无趣, 说了小半个时辰,喝了一大茶碗茶, 腹中隐隐尿急, 只好告辞。
她回去与荀厚邈抱怨道:“那沈歌也太不识趣了些,怎么说都油盐不进。”
“你管他识不识趣, 荀飞光的人, 只有他兜着便是。”荀厚邈看着书心不在焉,目光只在李谦蓉身上转了一圈又看回手中的话本。
李谦蓉仍是一肚子气, 她一屁股坐在圆桌前, 饮下丫鬟端上来的温茶,叹道:“原想着筹儿有机会进门,没想到被这小子截胡。我说怎么先前去别院时,给他做媒他也不要,原来是早勾搭上荀飞光。”
荀厚邈没答话,李谦蓉自顾自地念叨下去, “你说论身家论长相论学识,筹儿哪比不上他,怎么荀飞光就看上那个乡下小子?”
荀厚邈嗤笑一声,道:“你管他看上哪个,只要看上男人不就成了?你操心这么多作甚?”
李谦蓉不甘心,“那能一样么?他要是与别个成婚,到时能与我们同一条心?”
荀厚邈越听越觉不对,他抬眼看装扮得千娇百媚的李谦蓉,压低声音警告她道:“你可莫生事,荀飞光喜欢男人最好,就盼他一头栽下去别留下子嗣,到时候还得从我们膝下过继。”
荀厚邈面上隐隐带着厉色,李谦蓉银牙暗咬,终究不敢违抗他,只是勉强笑了下,“这我知,老爷你放心。”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荀厚邈膝下又不止她生的三郎,前头那娘子生的大郎及府上小妾生的四郎都在,到时过继谁知道要过继哪个?
纵使儿子不舍得过继,过十年八年孙子生出来,能过继的人选就更多,若不是她这系血脉,到时也轮不到她沾什么便宜。
若与荀飞光成婚的是筹儿又不同,她好歹是筹儿的姑母,筹儿怎么也得向着自家人。
她比荀飞光还年轻几岁,男人又不若女娘长命,说不得她日后还有做国公府老夫人的福气。
沈歌没将李谦蓉放在心上,送走她后,沈歌又回去看书。
荀飞光这一入宫便去了许久,直至天色擦黑时他方回来。
沈歌见他带回一身风雪与冷气,忙站起来迎上去,给他递上绿枝刚送过来的热茶,道:“荀哥,冷么?快喝盏热茶。”
这种天气,狗都不乐意出门,更别提荀飞光去皇宫觐见还骑马。北风一吹,寒气透骨,身子不好的能当场便发烧,比如沈歌,故他分外担心。
荀飞光解下还带着雪水的披风,一把扔给绿枝,顺手接过沈歌手中的茶盏喝了口,道:“不冷,莫担心。”
沈歌一摸他的手,发现他的手极暖和,这才将心放下。
待绿枝出去,沈歌低声问:“荀哥,陛下找你什么事啊?”
荀飞光压着大年初一的时间连夜赶回来,今天一天连轴转,沈歌也没找着时间问具体的内容,只知道南边的战事暂时告一段落,先前被洋夷占去的岛都被夺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