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_作者:月寂烟雨(135)

  吴予时家有两个孩子,沈歌自己喜欢吃些小点心,去看师兄时没忘给小麦儿与柳儿带上点心与年货等物。

  小麦儿与柳儿年纪小,本就喜欢长得好的人,沈歌每次来从不空手,每次都带着食物过来,由此更受欢迎。

  开门的麦儿一见是沈歌,有模有样地朝他作了个揖,奶声奶气地问候,“叔父好。”

  沈歌摸摸他的小脑袋,“麦儿也好。”

  麦儿最近仍在开门,他爹整日在家,时间多得很,最近没少教他礼仪。

  麦儿一个嫩生生的小孩儿,被教得一板一眼,看着倒格外可爱。

  麦儿守礼,柳儿方三岁,性情纯真,见到沈歌,她扑闪扑闪格外黑亮的大眼睛,颠颠跑过来抱住沈歌的腿,“叔父!”

  沈歌弯腰将她抱起来往里走,麦儿跟在后头。

  吴予时听到动静走出来,笑道:“阿弟。”

  冉素萱出来带孩子,沈歌将点心匣子递给她,“带了些点心给麦儿与柳儿吃。”

  冉素萱擦擦手接下,“阿弟也太过客气,下次莫带了。”

  “我就这么个侄儿侄女,不给他们带给谁带?”

  沈歌说着用脑袋蹭蹭柳儿的脑袋,逗得她咯咯笑起来。低头见麦儿小脸严肃,目光中却带着羡慕,沈歌心中暗笑,伸出手也揉揉他的脑袋。

  几人说了一会闲话,冉素萱去买菜,小武与小文两个在院内哄两个孩子玩,沈歌与吴予时到书房内温书。

  照例抽了个句子出来作文章,沈歌与吴予时先后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两刻钟后,沈歌先写完,活动活动手腕与脖子,吴予时又写了一会儿,方完成笔下的文章。

  两人交换文章看,吴予时的文章照例缜密流畅,老练非常,一见文章便知这文章出自一名稳重的文士之手。

  吴予时的文章风格较为固定,无甚好说,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有何进步。

  吴予时看到沈歌的文章却十分惊艳,他文章那股灵气还在,读起来照例如珠落玉盘般极为上口,气势蓬勃。

  然而比起年前来,沈歌今日写的这片文章又多了几分缜密与老辣,锋芒毕露的同时将每一条可能被人驳斥的道路都封死。

  吴予时面露欣赏,抚掌赞叹道:“阿弟你文章又有进益,当真一日千里。”

  现今距年前那次比试不过差半个多月,沈歌能有这份进步,着实令人心惊。

  沈歌朝吴予时笑笑,“我觉着我已经摸到一点写科考文章的门,故而与之前有些不同。”

  “确实,看着已经入门了,不知再过两月,你的文章能进益到哪种地步?”吴予时心中叹服,沈歌这份进益太过超凡,令人连嫉妒都提不起勇气。

  吴予时自己的文章早被国子监的先生们训出来了,只要运气不是太糟,榜上有名应当不成问题,此时多加紧温习便是,不必做其它。

  沈歌的文章还差些火候,他的文章不若吴予时文章那么稳重,若碰上一个喜欢他文章的主考,他名次兴许会比吴予时的名次还高,若碰上一个喜欢中庸内敛的考官,他被黜落的几率亦不小。

  他要做的便是再将文章写得老练一些。

  荀飞光与胡青言的眼光远比吴予时老辣,两人皆认为沈歌现下的文章要做到滴水不漏不大可能,不过也不需往中庸方面靠,唯一要做的便是将锋芒隐一隐,莫太逼人。

  沈歌最大的优势便是他那点灵气,尤为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常有惊人之语,只要将这点保持好,上榜应当不成问题。

  两人切磋完后,吴予时留沈歌在家吃午饭。

  冉素萱早已买好菜开始做饭,沈歌不和他们客气,当即点点头。

  沈歌前年在沈家村之时种了一片辣椒,辣椒高产,他除自己吃外,还给亲朋好友送了不少。吴予时回家探亲时也收到了这份礼物。

  去年沈歌忙着秋闱,不过辣椒仍种了不少,牛婶与蛮子帮着摘了晒好,沈歌去年上京便带了一大包干辣椒,年前又给吴予时这头送了一包。

  吴予时他们原本不吃辣,现在倒隔三差五便要吃一点,不然总觉得菜无甚滋味。

  沈歌来吃饭,冉素萱特地做了一道蒜苗炒肉,里头放了些许干辣椒,别提多香,连麦儿与柳儿都多吃了半碗饭。

  吃完饭沈歌没久留,与先前他一个人在京都时不同,现今他荀哥也在,沈歌要早些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