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侯动作一顿,徐父的父亲是工部尚书徐适,自从有了时报,工部尚书水涨船高,单负责一个水泥路便在民间名声鹊起,如今百姓谁不知道有个负责修路的工部尚书叫徐适。
徐父见状忙从他手里拿走了木棍,交给一旁的仆人,挥挥手让拿走,又给徐咸和宋华使了个眼色。
徐咸和宋华收到,当即悄悄往旁边溜去。
“给我站住!”武安侯高喝,“你给我在这等着,若是待会儿我出来看不到你的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宋华心里忿忿,不情不愿的停下脚步。
正在这时,有下人气喘吁吁跑来:“老爷,宫、宫、宫里来人了!”
宋华下了马车几乎是同手同脚进的殿,皇宫他不是第一次进,从小到大节庆他没少跟着父亲来过,皇帝也见过,但单独被召见还是头一回,又是因为这样的事,虽然他觉得自己做的没错,但谁知道陛下怎么想,会不会也觉得他胡闹。
这样想着,进了门见到皇帝,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
大魏其实并不兴动不动就行跪礼,便是元清帝外出遇了百姓,知晓他的身份也不会突然就跪,冷不丁见人进来就朝他跪下,叫元清帝愣了一下。
“学生宋华见过陛下。”
宋华跪完就后悔了,这不是显得自己心虚吗,忙站起来重新行拜礼。
【啊啊啊,完了完了,这下给陛下的印象更不好了。】
元清帝心中轻笑,摆摆手直接道:“起罢,可知道朕为何要见你?”
宋华忐忑不安,道:“学生……不该从国子监退学?”
【怎么办,怎么办……】
元清帝大概明白他的想法,没有费功夫去分辨他混乱的心声,只道:“给朕说说为何要这么做?”
宋华听到他的语气不由抬眸小心觑了他一眼,见他似乎并不是要追究退学这件事的意思,忽然福至心灵,直了直腰道:“回陛下,学生退学并非国子监如何,实为学生自身蠢笨不想再耽误夫子们为学生费心,学生读了宋行走所作少年包青天,只觉豁然开朗,尤其其中所书法医一学,叫学生痴迷,对宋行走更是崇敬仰慕,故而想要拜在他门下,跟他学习法医一学……”越说思路越顺,“学生每每看到文中描述冤假错案,便悲愤异常,又去偷偷看过宋行走带弟子破案,心中欣羡,若学生能学得法医一学,定会如包黑炭一般,为百姓沉冤昭雪!”
最后半句说的铿锵有力,空荡荡的殿里透出回声。
【成为跟包黑炭一样的青天!】
元清帝挑了下眉:“好,朕允了。”
宋华瞬间瞪大了眼。
元清帝点点头,示意他没有听错:“武安侯那里朕会帮你去说,不过朕有一个要求。”
宋华忙做出侧耳恭听的样子:“您说。”
元清帝手指轻叩龙椅扶手,开口。
第82章 医改┃分科。
“朕准你从国子监退学, 并且会叫宋行走收你为徒, 但你得答应朕日后绝不能反悔, 而且必须得做出一番成就来。”
元清帝神情变得严肃。
元佩的法医学他已经了解的很透彻,不论是少包里的描述,还是这两个月来他帮助大理寺破解的案情, 都昭示着这法医学确实有用,且有大用。
虽然元清帝还没有学到医学相关,但单目前学到的生物来看, 不止法医学, 解剖学也得加快促进,不真正了解人体构成又何谈从根源解决病痛。
但不管是法医还是解剖都得跟尸体打交道, 而与此相关的活计被视为不详,这是人们千年来根深蒂固的想法, 加上百姓们大多没有念过书,更别提知道《黄帝内经》之类, 想要扭转百姓的想法,没有那么容易。
别提百姓,便是上层看过书的官员贵族也这样认为。
消去贱籍针对的只是那些贱民, 对普通百姓没有多少作用, 大多是看在能学一门手艺且包揽吃穿住的份上,愿意将孩子送来。
但送来的这些孩童,单从识字教起,没有个七八年不能成器,不管法医学还是解剖到日后的新医学, 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马虎着急不得。
相比之下,若识字读了书的人来学,就要更快一些。
像元佩如今最器重的弟子俞小六,出身仵作之家是一个,会识字才是最重要的,单这一点就强出其余人许多,值得元佩着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