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攻略朕_作者:迎阳(339)

2018-05-16 迎阳

  “这有什么羡慕的, 不就是登个报有什么了不起。”

  “就是了不起啊,被圣上亲自点名赞赏,我回头就买一份把我的名字圈出来然后叫人裱起来挂在家中,好歹也算个传家宝贝了,你就羡慕去吧。”

  “你……”

  “行了行了,别吵了继续听。”

  ……

  “……凡涉及筑堤拨款贪腐的官员已全部被伏,押解京城交由大理寺审查……”

  “……截止记者交稿,已经有两万三千四百二十三户灾民得到安置,被洪水摧毁的城县也已经开始组织灾民重建,初步预计在中秋之前会全部安置完毕……”

  “……溃决的商胡堤坝也在禁军步兵二师的帮助下重新修建,在这场与洪水的战斗中,这些将士用自己的身体为百姓们拉起人墙,让数以万计的百姓脱离危险,然而有些士兵却永远留在了洪水中,他们用血肉换来了百姓的平安,笔者在次要特别致敬这些为我们大魏为圣上为百姓牺牲的士兵……”

  “截止交稿,已牺牲军人达三十八名,望灾民牢记这些为他们架起安全之桥的人,望全国百姓不忘他们的牺牲……”

  “据兵部传来的消息,这些牺牲的士兵家人除了得到应有的抚恤外,圣上特批在堤坝修筑丰碑,镌刻他们的姓名,让他们的事迹永存。”

  随着说书人的念读,酒楼里原本还吵吵嚷嚷的百姓一个个安静了下来,甚至有不少人红了眼眶。

  还有人忐忑不安,因为自家儿郎就是那去救灾的军人之一。

  说书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喉间的哽咽,继续念道:“牺牲军人名单如下:王武、张庆……周石……”

  正念着,忽然啪得一声响,不知谁的酒杯没有拿稳,砸在了水泥地上,众人正听得肃穆,不由怒目而去,却见砸了杯子的是个年近五旬的老汉,老汉停在空中的手直颤,眼眶泛红,双唇抖动:“我儿子,周石是我儿子……”

  说着两行泪就落了下来。

  众人默然,下一刻几个书生打扮的男子齐齐站起身,朝着老汉行了一礼。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学着行礼,酒楼掌柜上前来,一边招呼小二收拾一边冲老汉行礼道:“老伯儿子高义,叫我敬佩,老伯不必在意这酒杯,今日这酒水也算我请。”转头招呼另一个小二,“去叫马车,护送老伯归家!”

  ……

  这样的事在长安城包括其它各省各县陆续发生,元清帝早在派禁军去救灾时就做好了会有牺牲的准备,毕竟这样大的洪灾不可能没有牺牲,牺牲名单公布登上时报之前,便传旨给了各地官员,嘱咐各地县官及时上门慰问,同时将第一笔抚恤金发放下去,有各地村长宗族以及记者监督,不怕这笔钱不到位,同时愿意让子女进学的,都可以在子女满六岁后送来长安书院。

  持续不间断的灾情报道,公开透明的捐款账单,还有一桩桩悲惨但正面的事迹,调动起了全国百姓的心,以往大魏哪处有难,往往灾难平复其它各地百姓才会知晓,甚至较偏远的地区,便是灾情结束都不知晓,如今却全民参与,一时元清帝和禁军在民间声望大盛。

  若放在曾经,武将有这样的声望,元清帝必定会忌惮,并且绝对会抑制,但如今他非但不会抑制,反而操纵让名声发酵,如今大魏精兵全都握在皇叔手中由他掌控,绝无二心,再者大魏虽说并没有明确重文抑武,但几代下来,武官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若非出了匈奴来犯皇叔跳出来,恐怕朝堂上的文官会越来越多,武官会越来越少。

  再者他心中还怀着开拓疆土的心,军队必须培养,尽管眼下没有战事,但像剿匪救灾守卫边关等等这类事件也可以派士兵去做,即帮助了百姓又锻炼了士兵,一举两得。

  最重要借此宣传,加强了军民对大魏的认可,激发百姓对大魏的爱国之心,不再像以往,百姓只管埋头过自己的日子,哪管上头皇帝是谁,今朝又是哪朝。

  武有皇叔文有太傅,有穿越者们提供的新知识新技术,有高产的粮食有安稳的生活,百姓何苦发动战乱,只怕厌憎还来不及,天下归心还有何惧?

  武将声望如日中天,朝中一些文官便坐不住了,变着法子给肃王给几个统领上眼药,然而刚有苗头便被元清帝拉出来狠狠批了一顿,并且借由太傅,透露出了即将推出的新式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