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只记得小夏当时的脸色很古怪,拿了信封就走了。
第二天他也是通过同事,才知道小夏家里出事的事情,当时没多想,只是觉得人生无常,过了几个月后有一天,跟朋友聊起来,知道小夏家里具体的出事时间,他才突然就反应过来了。
他说中心城区距离小夏家有一段距离,小夏当时没骑车,海城是个小地方,出租车也不发达,按说小夏在十点半时是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家的,而且十点半是煤气爆炸的时间,如果人被杀,应该是在十点半之前,那样就更不合理了。
这件事情,老丁一直觉得蹊跷,他总感觉小夏没死,但是公安和记者那头又言之凿凿的,而且一来事情过了好几个月了,他不想多事;二来他也没确凿的证据,当晚就他和小夏见过面,没个人证,他怕说不清楚反而惹祸上身;三来小夏妈妈给过封口费,他觉得自己也不好对外乱嚷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他就一直摁下来了。
这一次他对我说,我估计多半是看那两千块钱的份上,他想回报我,但回报不了什么,所以把心里头惦记着的这点事给我讲了。
送走老丁之后,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了,其实我不怎么相信小夏还活着,因为她如果没事的话,应该第一时间找我对吧,我怎么样都算是她父母之外最亲的人了。而且公安什么的干嘛要撒谎呢,不合逻辑啊对吧。
但你也知道,人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不相信小夏还活着,另一方面又忍不住一遍遍去想老丁的话,觉得小夏的确有可能还活着,就在我为这事纠结的时候,我接到子华的电话了。
子华跟我说,他在古城的灯红酒绿,看到一个长的跟小夏一模一样的女孩,一模一样。
现在想想,这未免也太巧了,刚跟我说小夏可能没死,这头就看到个长的一模一样的,但是当时没想那么多,当时整个脑袋都懵了,收拾了东西就往回赶,一再吩咐子华说一定得把这女孩给找到。
没想到的是,一回来,就遇上雁子出事……
————————————————————
叶连成在讲的时候,季棠棠一直低头拿咖啡勺搅着面前的咖啡,有几次,搅着搅着,眼泪就溢出了眼角。
那个这辈子都不想去回忆的晚上,在叶连成的讲述下,像一张巨大的黑色的网,慢慢的兜头张了过来。
其实有些细节,是叶连成没有提到的,比如出事之前,她其实是在和叶连成打电话。
女孩子总是分外羞怯一点,那一阵子,父母一直追问她在学校有没有恋爱,有没有男朋友,她总是不愿承认,红着脸跺着脚说没有没有,所以那天晚上,叶连成的电话过来的时候,她借口说要去楼下买东西,跟父母打了个招呼就下楼了。
开始是在楼下打的,后来邻居阿姨买年货回来经过,她觉得不好意思,跑到小区门口,再后来,有几家为了庆祝过年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震的她听不清叶连成的声音,她又跑开了一些。
情侣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她还没说到尽兴,叶连成的手机就断了,再打过去时,语音提示关机。
她估计着是手机断电了,只好笑着暗暗骂他傻瓜,准备回家时,才发现刚刚打电话的中途,妈妈给她发了一条短信。
她以为是催她赶紧回家的短信,于是哼着小曲儿漫不经心的打开,刚一揿开,步子就停下了。
那条短信,她到现在都能记得。
“小夏,如果收到这条短信,家里一定出事了。千万不要回家,妈妈求你,千万不要回家。打小区自行车棚里第三根柱子脚上的电话,妈妈不是开玩笑。”
看完短信,她的眼泪已经流下来了,说不清为什么,就是害怕,抬头朝小区里看,还能看到六楼的自己家的窗户里亮着灯,但是为什么,不让她回家呢?
第一时间给叶连成拨电话。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为什么你当时,就不能接上一块电池呢?如果当时能打通你的电话,后来发生的事情,会不会就不一样了?
小区为了方便居民自行车出行,修了个自行车棚,里头少说有几十辆车,大过年的,看车的早回家守岁去了,车棚里黑咕隆隆的,她流着眼泪哆哆嗦嗦摸进车棚里,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数着车棚里生了锈的柱子,柱子上贴着小广告,治牛皮藓的,买卖二手自行车的,在第三根柱子的靠地上的位置,她看到了用涂改液写的一串手机号码,都已经被地上的尘土遮掩了,她用手擦了又擦,颤抖着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