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柳家有姑娘啊?”含珠意外地问。既然柳家有女儿,凭周文庭与柳二公子的jiāoqíng,两家姐妹应该也有来往的啊,妹妹住进周家后认识了不少伙伴,含珠却不记得妹妹提起过姓柳的姐妹。
方氏笑道:“他们家是六年前调进京的,次年我们两家开始走动,不过阿凝搬过来之前,我们家没有姑娘,柳姑娘很少过来做客,我去那边时倒见过她好几次。阿凝来的时候,赶巧她外祖母病重,她回去孝敬外祖母了,去年才回京。你表哥过去串门,人家就看上了,只是姑娘家脸皮太薄,过年我给柳家下帖子,她都没来,不知怎么让她娘看出了心事,这才过来与我说……”
“母亲跟姐姐说什么悄悄话呢?”两人嘀嘀咕咕的,凝珠突然凑了过来,一脸好奇。
方氏递给含珠一个打住的眼神,笑着将凝珠搂到怀里,“阿凝越长越好看,刚刚我们商量给阿凝挑什么样的相公好呢,阿凝你说,你喜欢什么样的?”
“我才不信!”凝珠狐疑地打量二人一眼,挪到姐姐身边问姐姐。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有的已经懵懵懂懂体会过感qíng滋味儿了,有的依然还是孩子脾气,凝珠喜欢玩喜欢吃,根本没考虑过嫁人的事,所以被义母用嫁人打趣,小丫头都没往心里去,只想知道两人到底在说什么。
含珠当然不能告诉妹妹,万一妹妹转眼告诉周文庭,或是露了馅儿,周文庭半路折回去怎么办?
找借口糊弄了小丫头,方氏寻机飞快对含珠道:“见了人你就知道了,是个好姑娘,千万别露出马脚啊。”
含珠笑着点头。
两刻钟后,马车停在了九华寺山脚,四人先去上香拜佛,歇息一会儿,再去桃花林那边赏花。方氏含珠戴了帷帽,凝珠淘气不喜欢,反正她还小,脑顶梳着个花苞似的发髻,戴朵海棠珠花,俏皮灵动,配上一张圆嘟嘟的稚嫩笑脸,偏矮的个头,说她十岁都有人信。
快到桃花林边上了,方氏朝一处亭角扬扬下巴,含珠马上明白了,柳家母女在那边等着呢。正要收回视线,忽见桃林那边走出来主仆二人,领头的高大男子穿了身天蓝色长袍,头戴玉冠,通身贵气,一双凤目随意瞥过来,风流倜傥,不是定王是谁?
隔着帷帽白纱,含珠看一眼妹妹,突然有些不安。
按理说,定王与丈夫程钰qíng同手足,含珠不该怕定王,但她没有忘了当初在杭州,程钰提醒她远离定王的事。为何提醒,还不是怕定王看上她?再想想定王府里的妾室,足见定王与程钰不同,虽没像楚倾那样直接养一院子歌姬,八成也是个好美的。
含珠现在肯定不担心自己了,可妹妹出落地越来越动人,与定王又有一段渊源,含珠怕定王瞧上她的妹妹。妹妹才十二,或许此时提防这种事有点早,但有过郑家少爷提亲的事,含珠自己把妹妹当孩子,却得警惕出现在妹妹身边的男人了。
眼看定王停住脚步,分明认出她们几人只等着她们走到近前再打招呼的样子,含珠就像还没发现定王一样,不着痕迹地往妹妹身边走了几步,拿出帕子给她擦汗,趁机轻声提醒道:“一会儿客客气气的行礼,别看他,他若逗你,你就假装害怕躲姐姐身后,知道吗?”
凝珠朝前面瞥了一眼,乖乖地点点头。
虽然她不懂姐姐为何要这样叮嘱她。
前年姐夫受伤,她与姐姐一起去探病,在王府遇到了定王,当时凝珠以为定王不知道她们姐妹的秘密,还假装不认识来着,结果事后姐姐告诉她定王早知道了,想到定王的捉弄,凝珠还有点生气呢。然生气也只是一点点,在凝珠心里,定王是个很平易近人很爱笑的王爷,她不觉得有什么需要防备的。
但大事上凝珠还是很挺姐姐的话的,垂眸跟在姐姐一旁,不往定王那边看。
桃林边上,定王悠哉地摇着折扇,嘴角带着浅浅的笑,凤眼却一直在凝珠身上打转。
之前小丫头还东张西望兴致勃勃赏景的,她姐姐帮她擦完汗后,一下子就老实了,像是活蹦乱跳的雀鸟突然被关在了笼子里,要说这种变化与他无关,定王还真不信,就是不知程钰媳妇跟妹妹说了什么。
望望来路,定王慢慢收起了折扇。
chūn光这么好,他突然不着急回去了。
“果然是伯母,真是巧了。”人走近了,定王先上前寒暄,这是程钰的舅母,值得他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