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荣华路_作者:秀木成林(102)

  “殿下说的是。” 经高煦这么一说,纪婉青伤感全无。

  是啊,想必梁振轩多年也补贴了亲姐娘几个不少,魏王妃既然得了实际利益,享受了不应得的百姓血汗,那么今日食了恶果,也算天理循环。

  她那些许物伤其类之感也尽去了,只仰脸认真道:“殿下为皇太子,真乃百姓之福也。”

  纪婉青突然明白,为何诸多中立保皇党,都默认皇太子为唯一皇位继承人。为何她亲爹对东宫如此推崇,宁愿与纪皇后临江侯府关系日渐紧绷,也坚持不改其志。

  高煦当得起。

  “是吗?”

  气氛渐松乏,他含笑抚了抚她的脸,挑眉问道:“青儿也知道百姓之福。”

  妻子目露激赏,大力夸赞,神色难掩崇拜,是个男人都会心情大好,高煦也不例外。

  “我怎么不知道。”纪婉青嗔了他一眼,“殿下莫要小看人。”

  “好,好,孤不小看你。”

  回应他的,是一声娇哼。

  魏亲王府。

  王府大气磅礴,庭院深深。后宅正殿雕梁画栋,乃魏王妃所居之地。

  这个一贯安逸的人间富贵乡,近几日来却一反常态,气氛紧绷压抑,来往宫人太监皆蹑手蹑脚,不敢多弄出丁点声音,唯恐遭了殃。

  偏偏越是紧张在意,越是容易出岔子,丫鬟手一颤,“噼啪”一声打碎了茶盏,她慌忙跪下请罪。

  “行了,笨手笨脚的,下去吧。”

  魏王妃连日心烦气躁,憋了一肚子气,不过这丫鬟是她陪嫁过来的,因小事太过责备不合适,她紧蹙眉心,挥了挥手。

  丫鬟忙捡起地上碎瓷,连爬带滚出了门。

  “娘娘,娘娘!”

  这时门帘子一掀,王妃乳母李嬷嬷冲了进来,她一脸惊慌,让正翘首以盼的魏王妃心中猛地一沉。

  “嬷嬷,可是舅舅那边如何了?”

  魏王妃娘家并非世家,父亲任三品光禄寺卿,官职倒能够上皇子妃之父,不过这位置却握不上太大权柄。

  她能被皇后选中,全因亲舅梁振轩没有嫡女,又非常疼爱她之故,舅舅就是她立身倚仗。

  如今这个倚仗眼看着倒下,她如何不惊慌失措。

  “娘娘,老奴刚命人打听到消息,那张进已将吏部左侍郎吕亮,以及户部郎中金立安、吏部郎中曹越都收押了。”

  魏王妃父亲因为关系太近,被勒令闭门候查,亲朋好友避之而不及。娘家无法第一时间得悉案件进展,她只得使人从别处探听。

  这样直接导致了魏王妃消息的滞后,大清早便发生的事,她快响午才获悉。

  她不可置信摇了摇头,喃喃道:“嬷嬷,嬷嬷你说什么?”

  实际魏王妃听得很清楚,心底最后一丝侥幸尽去了,梁振轩不是被冤枉的,且案件之大超乎她的想象。

  “娘娘,舅老爷眼看撑不住了,那我们日后如何是好?”李嬷嬷目露恐惧。

  古代是农业社会,动了朝廷赋税,便是动摇国本,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的。且古代讲究诛连,一旦案情过大,不但所有涉案人员,即便是主犯们的九族都跑不掉的。

  魏王妃娘家关系亲近,必然是其中之一。

  至于嫁入皇家的魏王妃倒能幸免,不过这正妃之位,肯定是坐不住了。

  魏王殿下平日与王妃关系融洽,但这又当得了什么,男人要翻脸,那会比翻书还快。

  魏王妃颓然坐回美人榻上,身躯微微颤抖,“还能如何,只能静观其变。”

  她虽出身不算顶尖,但自幼有强势舅家撑腰,过得是顺风顺水,没想到平生第一次遭遇挫折,就这般大。

  李嬷嬷愁容满面,不过她瞥一眼滴漏,还是劝道:“娘娘,先传午膳吧。”

  不吃不喝也挽回不了什么,魏王妃心乱如麻点点头。

  传膳的丫鬟下去了,只不过,这膳食到底没能传来,来的是另一群意想不到的人。

  这群人来得很突兀,连通传也没有,大喇喇闯进王妃正房内殿。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好几个亲亲在评论有疑问,阿秀简单说一下梁振轩这案子的严重性哒。

  这案子有原型,就是明初的“郭桓案”。当时在位的是朱元璋,直接就把六部侍郎以下皆处死了。足足处死了几万人啊!

  古代讲究株连,魏王妃娘家是跑不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