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荣华路_作者:秀木成林(221)

  深夜时分,城墙上虽插了不少火把,但光线依旧不充裕。一般巡逻,大家也没有刻意打量对方的脸,毕竟这个接头暗号,是每天一换的。

  许驰等人顺利上了城墙,绕了一圈,然后往武将指的那个值房走去。

  武将心思也细,几个值房都有长绳,他指的偏偏就是最隐蔽那个,这是个半死角位置,为对方接下来的行动增添了极多便利。

  一行人共同行动已多年,十分有默契,也不用交换眼神,经过目标值房跟前时,走在首位的许驰一抬手,大伙儿立即展开行动。

  手下人奔左右去了,而许驰身形一转,瞥向那个值房。

  值房不大,两扇小门上拴了把黄铜小锁。他伸手一探,锁头便被扯落,打开门后,果然见里头有好几捆长长的麻绳,末尾连着一个很大的竹筐。

  他倏地闪身而入,取了一捆长绳,顺便把那个大筐子取了下来。

  这几下子动作,其实就瞬间功夫。等许驰出了值房以后,手下人已结束了战斗。能看到这个死角位的鞑靼兵士们,都被放倒了。

  他抓着麻绳一个头,随即往城墙外一抛,同时将手上那头在垛口位置绕了个圈,捆好并打了个活结。

  大伙儿一个接一个,一跃上了墙头,利索攀着长绳,迅速滑落,安全抵达地面。

  许驰负责殿后,他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来处还站着那个武将,一双眸子黝黑且亮。

  他点头示意,随即纵身,一跃顺着绳索快速向下。

  绳索尾部距离地面约一丈多,许驰到了尾部时,手上使巧劲儿轻轻一抖,上面那活结松开,麻绳与他一同落地。

  值房上的小门他掩上了,黄铜锁也拴回去,不留绳索,怎么也能迷惑敌人少许时间,给他们制造出更多离开的空隙。

  几人也不多说,俯身捡起绳索,立即飞速离开。

  城墙上恍若平常,唯有那个武将静静将一切收入眼底。

  等许驰身形彻底消失后,他收回视线,立即动身,悄悄往那个“搜捕刺客”的方向而去。

  武将帮助了大周暗探,可没打算就此暴露自己。

  第九十一章

  清宁宫。

  高煦下朝后, 轿舆一进前殿,便接到林阳已等候了一段时间的消息。

  估摸一下, 应是许驰再次传回了消息。

  果然,一进外书房, 林阳见了礼后,立即禀报, “启禀殿下, 许驰传信过来,二探鞑靼王宫并未成功。”

  说着, 他将密信呈上。

  高煦落座在楠木大书案后的雕花圈椅上,接过信笺,打开垂目看去。

  信笺上, 详叙了二探鞑靼王都的全过程, 如何被发现,后又如何逃离, 最后许驰还说, 一行人已在赶回京城的途中。

  鞑靼人粗犷, 没有大周那么多规矩,王宫规模也小些, 但不代表守卫就不森严。要将通敌信笺取到手, 肯定并非易事。

  这点高煦早有了心理准备。

  这次刺客事件以后,估计短时间内王都必会戒严,想要再探王宫,可能性不大, 许驰决定折返也是常事。

  高煦一目十行,视线在那个不知名武官的叙述部分顿了顿,揭过一页,目光落在第二张信笺上时,瞳仁却微微一缩。

  第二张信笺的末尾部分,除了代号署名,还有一个小小的刀型暗号。

  东宫有一套传信暗号,其中一部分,就是有关于获得重大消息时,因不能被第三人知悉,或唯恐书信落了痕迹被人截获,所特地设定的。

  一个暗号有一个含义,有的是仅主从两人明白,有的则是大家都知悉的。前者防备暗探高层出现叛变,后者就是某消息不方便在信笺上说明,先给个暗号,好让主子及同僚心里有数。

  刀型暗号,就是战争。许驰等人刚离开鞑靼王都,难道是鞑靼将再次南侵,或者正在酝酿南侵?

  大周这边有探子,北疆也在时刻不停观察鞑靼方,并没有发现不同寻常之处。

  这么说来,鞑靼应是正悄悄准备的战争,虽一时还未能开始,但意图必然是打大周一个措手不及了。

  高煦凝眉沉思间,已将事情还原个八九,他立即下令,“林阳,立即传信霍川等人,暗中做好准备。”

  皇太子这个身份有些尴尬,他不能太过耳聪目明,运筹帷幄,以免引起皇帝的忌惮。

  这消息不能是他直接透出去的,只能先传信麾下心腹大将,让底下人“发现”并上报朝廷,迂回一番以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