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的荣华路_作者:秀木成林(363)

  他很爽快,说就提议个人选,合适固然好,不合适也没问题。

  何太夫人是不满意的,认为这姑娘不过是侯爷侄女,这爵位还不是祖传的,荣耀都在霍川一房,跟兄弟搭不上线,怎配她的国公孙子?

  她听了纪明铮禀报后,直接给否决了。

  纪荣倒不这么认为,两家知根知底,霍川人品他们是信任的,自家一贯重品德多于家世,姑娘好比啥都强。

  纪明铮其实正有此意,主仆一合计,就传话进了清宁宫。

  纪婉青倒是眼前一亮。

  霍川为人信得过,若侄女人品相貌不过硬,他绝不会提议的。

  再有就是霍纪两家交情本就极深,也不存在新的强强联合之说。这侄女虽然出身欠缺了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品健康等条件,比家世重要。

  纪婉青立即打发暗卫们,细细查探霍姑娘一番。

  结果果然不错,人优秀之余,也比之前几个闺秀们鲜活多了。

  她很满意,高煦也说霍川为人是靠谱的。

  人选基本定下来,再召见宫里见见,如无意外,两家亲事就可以说起来了。

  不过这急不来,霍家现只有霍川父子在京,大部队才准备启程往京城赶呢,因有老人走不快,想见霍姑娘得等大半个月后。

  这个时间点,也是恰到好处,因为禅位大典快到了,纪婉青不但注意力转移,这几天也不合适召人进宫相看。

  三天时间一晃即过,禅位吉日已届。

  第一百四十五章

  宝庆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大吉。

  高煦一夜几乎没怎么阖过眼,子时即起, 沐浴更衣。

  他让妻子好生安歇的,但纪婉青怎么睡得着, 也一同起了,亲自伺候。

  高煦要换上的是冕服, 冕服厚重, 玄衣纁裳等一层接一层,穿着十分繁琐。

  纪婉青替他整理好衣摆, 又抚了抚前襟,微微吁了口气,“好了。”

  帮忙的累, 穿着得想必更累, 幸好今儿天冷,不然光热就够呛的。

  最后, 高煦微微垂首, 让张德海小心戴上冕冠, 系好红缨,这一身终于穿戴整齐了。

  这时候, 天边泛起鱼肚白, 已经微微发亮了。

  时辰差不多了,高煦抬手抚了抚妻子粉颊,低声嘱咐道:“青儿,天色还早, 你赶紧回去歇着。”

  “嗯。”

  今天确实没有纪婉青什么事,二人目光交缠片刻,送了高煦出门登舆,她才依依不舍回屋睡下。

  清宁宫安静下来了,外头的喧闹才刚开始。

  朝中文武早早列队候着,高煦率领群臣先拜祭了太庙及社稷坛,而后,又至天坛祭拜了天地。

  一连串繁琐肃穆的祭拜结束以后,君臣折返太和殿。

  高煦率领群臣跪于殿中,王瑞珩跪于前方面对诸人,再次朗声宣读禅位诏书。

  诏书宣读完毕,高煦站起,缓步向前,从中间玉阶而上,步伐虽缓却力道十足,一步接一步,升上玉阶最顶端。

  金柱之间,高台之上,他微微一顿转身,扫视下方一眼,落座于雕龙髹金宝座之上,抬手握住传国大宝。

  帝皇之尊,统御万民。

  刹时,礼炮轰鸣,喜乐奏响,百官早列队齐整,齐齐跪下朝贺。

  鸣鞭,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皇帝登极礼成。

  文武百官随诏书出了殿,诏书放于龙亭内,抬出颁布于天下。

  新帝还宫。

  本来高煦应回乾清宫的,乾清宫是本朝历代君王寝宫,既然登基了,就该在移居此地。

  但现在情况比较特殊,被尊为太上皇帝的昌平帝还瘫在乾清宫内,新帝一贯纯孝,于是便点了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为暂居寝宫。

  为什么说暂居了,因为太上皇病况并不好,御医们一再强调安心静养,建议最好能移居清幽宫室,更利于病情好转。

  不少重臣,已经上过折子,建议太上皇移居哪个宫室更好。

  高煦看过就罢,移居的势已经造好了,不过真正施行,还得等他登基之后。

  这是后话。

  其实于高煦而言,不论乾清宫,还是养心殿,都是个幌子罢了,他真正起居的地方,乃他妻儿所在之处。

  还宫之后,他立即回了清宁宫。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纪婉青抱着安哥儿,笑盈盈迎上来,“陛下回来了。”

  她换了称呼,姿态依旧闲适,见了夫君也没说见礼,亲昵欢喜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