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293)

  荣锦棠站在太庙大门正中间,遥遥望着远处的人们。

  一时间,连风都停了。

  付巧言三日未曾见他,此时才发现思念如无边无际的海洋,弥漫在她心口。

  相距那么远,相隔许多人,这一眼便看尽万水千山。

  莫名的,付巧言对他抿嘴笑了。

  荣锦棠高高站在太庙正门前,从人群中遥遥望去,一眼就看到她。

  小姑娘从来没有今天这般美丽过,她身上耀眼的光芒一下子印进他的心扉。

  那浅浅一笑的芳华,似是三月里牡丹绽放,端是国色天香。

  赞引引遣官站在广场最前端,他手捧长香,高声唱诵:“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这是《礼记·祭法》原文,大意为对国民有贡献者,才能享受祭祀朝拜。

  他这一声唱诵出来,下面所有人都跟着跪了下来。

  金乌已经日上中天,照亮了除夕这个好日子。

  在千里之外的颍州,原布政使司后院摘星楼,卓文惠正坐在桌边焚香。

  幽静的香散着复杂的味道,似沉木,又似金水,并没有特别好闻。

  青禾正跟在她身边,见她面容沉静,也一言不发。

  这一日是大越的除夕,原本是阖家欢乐的大节。

  然而在颍州城中,家家户户依旧闭门不出,甚至连贴红挂福的人家都没有许多。

  乌鞑人不过春节,所以百姓们也不敢明目张胆过。

  卓文惠慢慢睁开眼,她手里盘着一串蜜蜡佛珠,上面一颗密经佛珠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吩咐厨房,晚上包些饺子,也好叫大家伙过个好节。”

  她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卓文惠捏着佛珠的手一紧,卧室的门扉便应声而开。

  正是许久没有回来过的胡尔汗。

  白雪皑皑,寒冬未尽,他只穿了一身单衣,仿佛一点都不怕冷。

  “王妃在焚香?”

  这两个有些生僻的字,胡尔汗也念得很准。

  他目光里带着笑,看着卓文惠的时候很温和。

  卓文惠垂下眼眸,道:“大汗辛苦了,青禾快去煮茶。”

  胡尔汗坐到她身边,握了握她纤长的素手。

  大越娇养长大的公主,一双手细腻圆润,一点伤痕都无。

  反观他的手粗糙又坚硬,每次碰她他都不敢使劲,生怕把她细嫩的皮肤擦伤。

  “今天是你们那的除夕,我已经吩咐厨房做了宴席,晚上陪你一起过节。”

  他轻声细语道。

  这么大个的汉子,却对她说话总是温和又客气。

  卓文惠抬头看了他一眼,捏着佛珠的手蓦地使力,仿佛要把它捏碎一般。

  “多谢大汗了。”

  胡尔汗捏了捏她的手,笑道:“同我客气什么,夫妻本就是一体。”

  然而就在这时,距离颍州府城不过百里的青石山,一队又一队的乌鞑骑兵正在操练。

  他们的喊声惊飞了山林里的鸟雀,它们扑棱着单薄的翅膀,往遥远的东方逃去。

  太庙门前,荣锦棠手捧玉琮,向着祖先牌位跪拜下去。

  “敬大越荣氏列祖列宗……吾辈必以毕生之力,还大越百姓平安。”

  第121章 威仪 二更

  祭祀之后, 宫里头中午要提前召开宫宴。

  头两年先帝爷身子不好, 只能在晚上开小宴, 根本也没请多少外臣来。

  今岁是荣锦棠改元后第一个除夕,这一年的宫宴就务必要做的漂亮完美。

  封折前最后一日大朝, 他还同大臣们讲:“爱卿们辛苦一年,也很是不容易,晚上更应当回去和家人共度,从今往后年宴都改成中午,大家也就不用星夜赶路归家。”

  除夕夜阖家团圆,他也不耐烦应酬这些个大臣们。

  宫妃命妇的宫宴还是在百嬉楼,而朝臣们就在前头的乾清宫大殿,百嬉楼的宫宴还是由太后主持, 淑太贵妃和几位公主陪坐次席,三席就只有付巧言和六公主了。

  除了这里, 慈安宫也摆了小宴,七公主、靖王妃、平王妃、湘王妃都去慈安宫陪她们母妃去了,并没有参加百戏楼宫宴。

  她们上面因为主位人不多, 是以便分席而坐,下面宫妃命妇多些,就换成了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