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65)

  如今门庭冷落的,只有三位未开府的“年轻”皇子了。

  倒也不是没人看好他们,只是大多人头脑都很冷静,从龙之功不好挣,博对了一步登天,博错了……便就拖累全族了。

  大越皇室并未明确偏向于立嫡、立长或立贤,不过大多数先帝如有嫡子或长子,多半不会立其他皇子为储君。隆庆帝本人便是嫡长子,年幼时便被立为太子,因兄弟不多,一路都很顺风顺水。

  但隆庆帝的子嗣情况却有些复杂,他没有嫡子,长子五岁而亡,长成的二皇子如今也算是长子。不过因为二皇子性子莽撞,跟隆庆帝并不是很亲密,反而是最受宠的贵妃所出三皇子更能博得陛下的喜爱。

  后宫是不能干政,但皇帝也是人,总会有自己的私心的。况且荣锦榆这人面上总是十分开朗大度,在朝臣里的名声也还算尚可,这让局势很不明朗。

  皇帝年轻时妃子们靠母以子贵,等到皇帝年纪大了,反要子以母贵了。

  荣锦棠母妃淑妃就算是养母,也照样是氏族大家的嫡女,是先皇后显庆皇后的堂妹,是现任镇国侯沈长溪长子沈聆的表弟,论子以母贵,完全是论的上的。

  隆庆帝这样直接把荣锦棠拉到了台前,让大家也好知道,沈氏淑妃的养子,殉国大将军镇国侯沈长溪的外甥,业已束发了。

  这么一遭,荣锦棠这个似隐身了好多年的皇子,又光彩照人地出现在朝臣面前,先不论皇帝钦点他束发便听朝,只看他那长相便让人过目不忘。

  这个时候,越是让人难忘就越难走。

  苏蔓并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她因为没坐上凤椅而怨恨了王婵娟几十年,也因为二皇子比三皇子年长而瞧他不顺眼,这些她很少在皇帝面前表现,隆庆帝或许不知,但宫里面的主位们多少是能看出一些的。

  王皇后根本不屑与她斗,她是正宫皇后,母仪天下,根本犯不着同她置气。贤妃出身低,很少跟她正面吵,总是隐忍着不去计较。这样一来,宫里倒也算是相安无事。

  可隆庆帝到底是老了。

  年初病这一场,还是让他看上去老迈许多,就连脚步也没以前稳健了。

  苏蔓同他相处时间最长,见他这样心里即是难过也越发着急。

  储君未定,山河崩乱,大凶之兆。

  可她着急也没用,隆庆帝是最宠爱她,可他的宠爱里只是把她当成解闷逗趣的小玩意,国事轻易不会同她谈论半句,他让她生了那么多孩子,也是看在她几十年兢兢业业伺候的份上。

  如今二皇子领兵在外,其他几位皇子也跟着上朝,苏蔓出身其实也很低,她没有世家所拥有的那些人脉,只能靠她们娘俩自己拼搏了。

  宫里平静了几十年,如今波涛汹涌,处处暗藏杀机。

  淑妃能想明白,荣锦棠就在前头住,更是清醒。

  他冲淑妃摇了摇头:“父皇是让古大伴通知我,并不是找我商量。”

  隆庆帝并没有给他任何的退路,他要他跟兄长们站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去争抢。

  淑妃紧紧攥着手,一张秀美的脸上满满都是焦急。

  她是真心为了这个儿子想的。

  到了这一刻,她突然发现只要儿子平平安安的,她就别无所求了。

  “那怎么办?”她呢喃道。

  荣锦棠冲她微微一笑,他看上去十分镇定,眼睛有平时从未有过的坚定:“试试吧,父皇的意思,不就是叫我们都去试试吗?”

  淑妃的心骤然一松。

  荣锦棠年纪不大,却从小稳重,他不慌,她就不能跟着乱。

  淑妃深吸口气,低声道:“棠儿,你要记得你是我沈婷的儿子,整个沈家都是你的后盾。”

  荣锦棠微微楞了一下,转瞬间便回过神来,他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回了一句:“孩儿谨记,从不敢忘。”

  第29章 长大

  离荣锦棠生辰也没几日了,母子二人紧着前朝的事又说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离开书房去了前厅。

  沈长溪是不在了,但只要沈家还在,只要淑妃还在,他们这一脉就会成为荣锦棠的助力,哪怕不能叫他赢得最后的宝座,也必不会叫他输的一败涂地。

  她简单讲的那几句,都是沈家最要紧的事,以前荣锦棠没那个心思她没说过,现在既然不得不有了,他就必须要清楚。

  在踏出书房的那一刻,淑妃最后说了一句:“待会儿我写过手谕,等三月旬假时你出宫去找沈聆,他知道的比我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