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为后_作者:鹊上心头(95)

  这一次的宫宴不过是小宴, 各宫主位并有些脸面的小主们都去百嬉楼吃茶用膳,因着皇上龙体和恭王丧事便也停了歌舞, 只道一家人热络一二。

  以往皇上还要宴请朝臣,以感谢朝臣们一年来为国鞠躬尽瘁的辛苦。

  今年皇上这样情形,便早就下了诏书取消了除夕宴, 改为往近臣府上赏赐年礼。因皇上实在起不了床,便指派四、六、七、八四位皇子亲笔手书贺词,用心不可谓不足。

  这一日正是除夕, 前头几日宫人们已经扫洗干净宫室,今日一起来付巧言便觉得院子里干干净净,怪有新气的。

  哪怕是年节,她们也不能少了工。

  今日里早膳倒是丰盛的很。

  每屋有一碗腊味鲜, 用腊肠和腊肉并卤味的芋头、山笋、山药、冻豆腐等摆成一碗,一揭开盖子满室都是香的。

  除了这样年菜,还有酸辣肚丝汤配细面油果果,油果果好大一张,就是冷了有些硬,但泡在肚丝汤里却是难得的酥软滋味。

  年节下的,宫里也很舍得,让宫人们也能吃得好一些。

  付巧言欢快地喝了一大碗肚丝汤,虽说一碗里挑不出两根肚丝来,但御膳房的大厨们手艺着实不是盖的,就宫人们吃的大锅饭也有滋有味。

  那酸麻麻热辣辣的肚丝汤下了肚,冬笋、木耳的鲜香在回味里共鸣,一起在喉咙里开了锅,舒舒服服地妥帖入胃。

  满足得很!

  自那回娘娘请来的女医给她瞧了病,她自己就上了心,后来又瞧见她来景玉宫,付巧言便带了小荷包去找她,想让她给开些药。

  她看过不少书,这一年来跟在淑妃身边更是学到了许多以前从没听过的事儿,纵使不懂医术也并不傻。她知道伤寒入体拖久了总是不好,便把自己这一年来攒的银钱都拿上,先去问问有什么方便的药来吃。

  宫女们是不能在自己屋子里熬药的,除了姑姑和贴身大宫女,她们也轻易使唤不动小厨房的黄门们,便只能买些好用的成药来吃。

  付巧言求的就是这一种。

  医使也没多言,又给她把了把脉,这才从药箱子里拿出一个小木盒来。

  “这是暖融丸,每五日用一次便可,要是来了月事就停了,等月事完了再用。我刚摸了摸你的脉,月事还是很准的。”

  付巧言微微红了脸,忙道了谢:“那这些要……多少?”

  她问的含糊,宫里面人说话都是很含蓄的。

  女医在她荷包里摸了摸,摸出二两银子收回袖子里,轻声道:“这些大概能有半年的份,我只带了二十丸,先给你,剩下的我再使人送给你。”

  半年的份也差不多是三十多丸,这药倒也不是太贵。

  如今付巧言虽说还是半两银子的月例,但她是淑妃跟前的红人,淑妃和沈福对她都很照顾,每个月便多半两银子和其他些许物件。

  现在她全身上下也都换了新的,只她一直很节俭,不太张扬的簪花镯子会用,其他的一直都是收起来的。

  那暖融丸很小一个,付巧言吃着稍微有点甜味和枣香,倒不是很难吃。

  用过一颗之后,她就觉得有点好处了。

  最起码,冬日里手脚不再冰冷冷的,仿佛总也热乎不起来。

  想着这个,付巧言心情更是好些,她笑着进了书房,却意外发现淑妃今日里早早便来了:“娘娘,您怎么上午就过来了?”

  淑妃正在窗边看书,见小姑娘欢欢喜喜地进来,一张小脸红扑扑的,还挂着甜甜的笑,心里也跟着欢喜起来。

  “今日里除夕,我让你们姑姑说了今个都不用做工。”

  付巧言行了礼:“多谢娘娘慈悲。”

  淑妃冲她招招手,叫她坐到身边的绣墩上:“丫头来,帮我念念这里。”

  付巧言接过,先默读起来。

  读书念本都要有些功底的,她如果不打腹稿念出来总会磕磕巴巴,听起来自然不美。

  淑妃见她脸色比往日好看许多,笑着问“今个儿过年,这么高兴?”

  付巧言笑回:“今个膳食好,娘娘知道我是个爱吃的,很容易满足。”

  是啊,确实是个容易满足的小姑娘。

  淑妃在宫里几十年了,什么样的丫头都见过,就是没见过付巧言这样的。

  美的仿佛天仙下凡,身段玲珑高挑,声音宛若黄鹂,难得的是性格沉稳,该稳住的时候从来不慌,可该欢喜的时候也从来也不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