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涵只听了开头就示意清谷去把温子明找过来。他听温含章说起过,温子明对自己的先生很有感情,要是李先生走不通他的路子,再去害了温子明,就是他的错了。
钟涵看着外头清谷对他示意温子明已经就位了,他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对着李松春道:“李先生,你说的这些我已经知晓。只是我与二弟素来交好,你这般倒让我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了。”
李先生皱眉,觉着钟涵的态度不太对劲,他不想在此时提到温子明,这孩子在他临走前把自己的私藏都收刮了个遍,凑了一大包金银给他,赤子之心十分难得。
他有些叹息,这件事中他最对不起的,就是温子明了。李先生绕开这个话题,道:“我看到了最近的邸报。朝上这桩判案漏了一个罪魁祸首,你被永平伯给骗了。一码归一码,钟晏在此事上坐收渔翁之利虽然可恶,但绝没有幕后主使罪大恶极。”
李先生之前离京就是想去汶县把真相告知钟涵,可惜阴差阳错,钟涵半路回京,叫他扑了个空。他叹了口气,又听见钟涵问他之前十几年为何从不在他面前出现。
李先生看着钟涵的眼神有些复杂。他一直听说钟大才子才高气傲,这般的性情与他爹实在不像,钟昀虽然也是意气风发,但他举止潇洒,光明磊落,让人如沐春风。钟涵却像是他爹的负面版本,潇洒变成跋扈,磊落退化成了气量狭小,就他从小与堂兄相争的那些事,李先生每次听完后都觉得十分失望。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上门指正他的行为,可是钟涵居然能凭借自身得到旬大儒的青眼。旬大儒是教育行业中的领头羊,李先生虽然也是为人师表,但也不比人家德高望重。况且复仇也是一件艰辛之事,他尝了十多年的煎熬,实在不忍把他也拖进来。
只要钟涵好好的,钟昀在九泉之下就能瞑目了。
李先生看他的眼神慈爱得让人起鸡皮疙瘩,他道:“我知道你一时之间无法相信,但我与你父亲爱好一致,都喜欢书画木事。当年他约我同游蜀中,途中十分思念妻儿母亲,写下许多信件让人送回京。若是你曾经看过那些信,上头许也提过他是与我一同出游的。”
钟涵听了他这话,才有些信了。老太太交给他的信中,父亲确实提起过他是与友人一同出游的。但就是信了,钟涵才觉得不可思议,眼前站着的男人,十几年来卧薪尝胆,怀抱着一腔孤勇为他父亲报仇,但他选错了报仇对象,十几年艰辛苦涩一朝化为笑话,即是可怜,又是可悲。
第92章 黑化
李先生鬓上染着风霜之色, 眉宇间十分沧桑,但他衣着得体, 昂首阔步,穿着一袭石青丝罗纱做的长袍,这种料子非世家难以拥有, 看得出来他这些年来在物质上十分优越。
钟涵想都不用想,都知道这些应该都是张氏的功劳。
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李先生虽然是真心实意为他爹复仇, 但他确实糊涂蠢钝。查案只查了个半桶水, 就敢下手害了人家一家子。钟涵只庆幸他在一切尘埃落定后再出来,否则以他当时在汶县时的心绪浮动,说不准就被影响了。
李先生还在继续道:“虎符之危已将伯府一分为二,接下来只要侯爷上表状告伯府丢失虎符, 你父亲的仇顷刻得报。”他拖到温子明由伯府分出来才将此事告诉钟涵,也算对得起他们之间的师徒之情了。
钟涵没有接话,人总有一个亲疏远近。李先生只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陌生人,他虽感慨于他的心意, 但却更偏心于自己的妻家。钟涵敲了敲案几,问道:“李先生觉得二叔在此事上是无辜受累?”钟涵只是随意一问,也不知道自己想听到些什么回复。这件事实在让他无话可说。
李先生在永平伯府潜伏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抓住重点。还和关婉清联手算计府中幼儿。钟涵也不寄望他能怀疑到二叔头上了。
谁知道李先生却道:“钟晏不无辜,他没害成你父亲, 却害了你的母亲。”钟涵这也算是误打误撞为母报仇了。
钟涵最近在二叔和大族老那边一直无所得, 还以为这件事要僵持住了。没想到却在李先生有进展。他一听他李先生这句话, 立时就坐直了身子,肃了神色:“李先生这话从何说起?”
李先生默了一下:“我也只是听晋家人说过一次。”
钟昀逝去后,妻儿都遭受了磋磨。他对钟晏的不信也是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