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昊的平民生活/玄圭_作者:巫羽(282)

2018-04-27 巫羽

  姒昊让他们上报各自聚落的人口数目,老弱情况,虞苏执毛笔,在旁用木牍记下。这还是头目们第一次看到帝文,不由得心怀敬畏。

  获得各聚落的情况,姒昊将部分财物分赠给头目,让他们筹办酒饭,宴请百姓。

  在雒溪,姒昊仅用一旬不到的时间,让人们习惯了他的存在。数日后,他让百姓在溪头营建一处屋舍,在雒山下,建造一座冶炼作坊。

  屋舍建好,有高高的台基,宽敞的房间,除此外很朴实,这是姒昊和虞苏的房子。后来雒溪的人们称呼此屋为:帝屋,在帝屋四周分布的士卒房子,则被统称为帝营。

  虞苏将从昆戎带来的麦种分给平民,当地也种麦,但麦穗瘦小。

  冶炼作坊营建造好后,姒昊将雒溪的冶炼工都召集起来,勉强有五六人。姒昊带着这五六人,外加十数位学徒,在作坊里浇铸兵器。

  冬日,户外雪花飞舞,冶炼作坊里热气朝天,浇铸的工匠光着膀子。

  一个季节过去,溪畔的农田里,长上昆戎的麦苗,嫩绿的麦苗,压在薄雪之下。虞苏在帝屋里,跪坐在木案前书写,姒昊在他身旁,闲谈请妇人裁冬衣的事。虞苏边写边说不用他人代劳,由他来裁缝。姒昊的衣服,他想亲手制作,自己的衣服,倒是无所谓。

  两人正谈着,突然听到屋外车马辚辚声,姒昊朝窗外看去,见到是一辆规邑派来的马车。马车上有使者,使者手执符节,很好辨认。

  “阿昊,是谁?”虞苏搁下毛笔,抬起头来,他看到姒昊嘴角的笑容在扩大。姒昊笑答:“规邑的使者,看来派去昆戎的队伍带回消息了。”

  秋时,那支翻越天岂山,取道羽山,前往昆戎的队伍,此时也该完成任务,返回规邑复命了。

  第96章 夺取西道

  姒昊随同使者的队伍, 前往规邑, 留虞苏在雒溪。虞苏得人爱戴, 雒溪的平民喜欢他,各聚落的头目就是有人不服,也忌惮姒昊, 不敢为难虞苏。

  虞苏体恤下民,振济贫乏,他的仁爱惠及众人。平日里人们有纠纷, 习惯到帝屋院中来, 请虞苏听讼断罪。身为雒溪稀有的“文化人”,虞苏总是将讼事断得合乎情理, 令人服气。

  自从秋时,姒昊和虞苏到来雒溪, 就不时有散居在外的帝邦遗民,从四面八方前来雒溪。他们得到安置, 在雒溪开垦土地,营建屋舍。

  雒溪人口多,事务也多, 单是虞苏一人治理不来。姒昊走时, 给虞苏留下两个人,一位是姒帛,一位是寻云息。姒帛本是洛姒族的耆老,声望高,镇得住人;寻云息是寻人头目之子, 得姒昊赏识被提拔,此人武力值惊人,很有领导能力。

  姒帛为追随姒昊,从规西来到规南的雒溪,受到姒昊重用。他到来后,协助虞苏制定法令,这些法令简单而实用,便于通行。

  法令发布后,雒溪的偷窃,斗殴,伤人之事,绝去踪迹。起初姒帛不认同虞苏,觉得他年轻,不够沉稳,不该被姒昊委以重任。一段时日的相处后,姒帛对虞苏信服口服。

  法令初见效果,姒昊就去了规邑。

  秋时派往昆戎的小队,返回规方,带来昆戎的好消息。昆吉金愿意结盟,联军夹击驻扎在西道的穹人,约定在初春出兵。

  这是一件要事,规君召姒昊前去议事。

  “帝子那边,到开春时能派出多少兵?”规君自然希望姒昊参与这场战争,他想见见帝子的军事能力。

  “我在雒溪率民冶炼,而今有兵器一百,到初春能有两百。”姒昊如实陈述,一时也就这么多了。制作的可都是精锐的青铜矛戈,在姒昊抵达雒溪前,当地兵卒用的武器,大多是石骨器。

  “帝子能有两百精兵足够了。”规君自个猜想,也就这么多,他清楚雒溪先前的情况。

  “我有匹马留在营地,可以骑乘。我打算先赴规西营地,探明西道,绘制山图。”姒昊不只是要出动两百精兵,他还要亲临前线,由他去探查穹人的情况。

  规君听得击掌,激动道:“得帝子相助,必能一举攻下西道!”

  一举攻下西道,这是姒昊觉得必须去完成的事情,他也会促使它成功。

  姒昊离开规邑后,没有回雒溪,如他所言前往规西营地。鬲岳见他单独到来,有随从,可是没带兵,问他:“帝子怎么独自前来?”姒昊悠然步下马车,回道:“我的白马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