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让她瞧一瞧,自己儿子出息了就苛待舅家,也不知道当初吃的是谁家的饭?!还娶了个母夜叉!”导致她在这许府里连个稍微受尊重的客人都算不上,都是许清嘉老婆没娶好啊!
前来送饭的婆子摆好了饭,便要退下去,被郑舅母揪着不松手:“说,这会儿你们许大人在做什么?是不是他要见我们,被你们夫人拦着不让?”
婆子十分为难:“舅太太,我就是个灶上的婆子,只做厨下的事,主院里的事是一概不知的。”她出来之时,主院里叫热水,不用想也知道大人与夫人在做什么,只是这话她却不想告诉这位舅太太。
那舅太太身边有个丫环十分的有眼色,捏了个荷包塞到她手里:“奴婢替我家太太谢谢妈妈的照顾了,一点心意,请妈妈喝杯茶!”
婆子捏了捏那荷包,这次回答的就十分迟疑了:“这会儿……大人在正院里考校小郎的功课呢。”
郑家三口便心中有数了,他这是重视儿子的前途啊。
那婆子捏着荷包到了厨房,许小宝与许胖妞正在rǔ娘的照顾下,在院子里树荫下的小石桌上坐着吃红豆糕,才蒸出来的红豆糕香软细滑,十分诱人,俩孩子吃的十分高兴,至于考校功课,大人难道还差这么会功夫不成?
婆子暗暗发笑,进了灶间便唤灶上婆子们,“今儿我去送菜,前院的舅太太那边赏了个荷包,正好咱们等晚上大人夫人歇下了,不如打点酒来好好喝两杯?”今晚大人既然回来了,灶上婆子就要侍候着烧水,睡的可能没那么早了。
许清嘉在外面巡视了数月,他如今做了云南郡一把手,自不必向谁汇报工作,至少与尉迟修jiāo流一二,却也不必急于一时。因此下半日便在家休息,当真考校了儿子的功课,又看了他从京城收到的来信,晚上陪着孩子们玩了会儿,直等俩孩子都上了chuáng,夫妻二人又亲热了一番,方才搂抱着睡了。
可怜郑家三口等了大半日,到天黑都不见他到前院来,郑大舅顿时有几分恼怒的难堪,想着自己不远千里来解救外甥于水火,他回来了却连面儿都见不着,直接回后院去了。往好了想,也许是娶回来的那泼妇不让外甥前来,看的牢了些,如此想了,便对胡娇越发的厌恶了。
郑大舅如此想,郑舅母也与他想的差不离,只见识过胡娇蛮横粗bào的郑乐生抱着少见一回少受一回揍的念头,非常愉快的享用了晚餐,然后早早上chuáng睡了。
他们来了这些日子,就属今晚的晚餐最丰盛,据说是因为许清嘉回来了,要替他接风洗尘,今晚的菜色就丰富了不少。
明天也许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呢!
临睡之前,郑乐生在心里暗自念叨了一句。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多年以后,许清嘉再见自己的舅父舅母,似乎心绪颇为平静。他还记得当年苦求过舅父舅母,不愿意去做学徒,最后被bī无奈,离开鲁地的那一夜,几乎是用一个十几岁少年胸膛里仅存的孤勇之气赌了一把。
——沪州太远,而胡家到底如何,他一点都不了解。
对胡家仅有的了解便是小时候,父亲与他谈起过的,胡庭芝是个很豪慡很仁厚的人。
那时候没人能够知道,许清嘉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到胡家的。他曾经设想过最糟糕的结局就是他求到岳家门上,因为身无分文而被岳家赶出来,跟在鲁地的时候被人明嘲暗讽是一样的,或者胡家小娘子嫌弃他出身贫寒,处处刁难于他。
后来,这些设想的事qíng都没有发生过。
他来胡家最初的日子,的确是提着一颗心的。他跟着娘亲初回舅家,舅父舅母的态度也很热qíng,可是后来天生日久,便疏淡了下来。
胡家的小姑娘凶悍,可是却不是个无理取闹的刁蛮,若说她的凶悍,那也是一种小动物被踩到了自己的地盘,而维护家园的凶悍。
许清嘉后来想,兴许,这就是胡家兄妹相依为命在这市井间讨生活长大的缘故吧,他们都对家里人极尽维护。他不在乎别人的冷眼,只为了有一天能够一步步走到高处,看到云巅之上的风景。
而同住一个屋檐下的胡家小娘子,那小丫头对他的目光就是最寻常不过的,对待寄居在她家的客人的目光,既不过份亲热,也并不厌恶,只是一种安然的态度。
很是奇异的,许清嘉在她这种安然的目光下,竟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忘记自己是个身无长物的穷书生,前来投奔岳家,寄人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