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香闺_作者:笑佳人(254)

2018-04-17 笑佳人

  周元昉刚刚还在震惊父皇居然如此清晰他的行踪,但听到“赐婚”二字,周元昉突然心跳加快,隐约猜到父皇要做什么了!

  正德帝只瞪着那御史:“朕的儿子,朕比你们清楚,燕王与冯彻之妹幼年相识,青梅竹马,燕王迟迟不娶妻,就是为了等冯彻之妹。可你呢,冯彻早已娶妻生子你看不见,武英侯府有女貌美过人你不曾听闻,只知道捕风捉影诬陷亲王,朕要你这样的御史何用?”

  御史连连磕头,却被正德帝派侍卫给拖了下去。

  周元昉激动地跪在地上,朗声谢恩:“多谢父皇替儿臣做主!”

  正德帝刚要训斥儿子两句,腹部突然剧痛难忍,一下子弯了腰。

  大臣们都慌了,齐齐上前关心帝王。

  正德帝被太监们扶去了寝宫,只有三位王爷与五位内阁阁老获准入内。

  太医们匆匆地来了,替皇上上药、包扎伤口,然后恭敬地守在外殿。

  “都怪儿臣不好,叫父皇费心了。”周元昉跪在龙榻前,愧疚地道。

  周元昉真的愧疚,他一直以为父皇偏宠两位兄长,这几日更猜测父皇要把皇位留给英王,可就在刚刚,父皇不惜撒谎也要维护他,不叫英王如愿,周元昉才明白,父皇要立的人,是他。

  “父皇,儿臣不孝。”周元昉湿了眼眶。

  正德帝的伤口很疼,如果可以,他一个字都不想说,但他是父皇,他得管好他的儿子们。

  看着周元昉,正德帝怒道:“你是不孝,一桩婚事耽搁这么久,耽误到现在连个子嗣都没有!”

  周元昉:……

  正德帝便对兼任内阁大臣之一的礼部尚书道:“朕要武英侯的女儿做朕的儿媳妇,你即刻去钦天监,挑个黄道吉日!”

  礼部尚书恭敬领命。

  小的安排好了,正德帝扫视一圈,叫英王单独留下,其他臣子、亲王都退出去,只剩一个伺候他几十年的大太监。

  众人走后,英王关切地询问正德帝的伤势。

  正德帝看着床边正当壮年的儿子,忽然苦笑,摇头道:“元勋啊元勋,父皇对你的厚望,你比谁都清楚,可是,你太让父皇失望了。”

  英王脸一白。

  正德帝闭上眼睛,疲惫地道:“御史指责你的那些罪状,父皇不会叫你背,但,你已经不适合留在京城了,准备准备,去云南就藩罢!”

  云南?

  英王急了,扑通跪了下去,抓着正德帝的手哀求道:“父皇,儿臣知错了,您别赶儿臣,儿臣要留在您身边尽孝!”

  正德帝没有回应,呼吸清浅,仿佛已经睡着了。

  第112章 大结局上

  二月里,正德帝连续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封燕王为太子。

  第二道,武英侯萧震官复原职。

  第三道,赐婚武英侯之女嫁太子为太子妃,八月大婚。

  第四道,命端王就藩徽州、英王就藩云南,二王无诏不得回京。

  圣旨一出,京城就跟变了天一样,热闹了好一阵子。端王接到圣旨,进宫辞别父皇乖乖去徽州了,英王不干,不服气父皇将他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宁可抗旨也不动身。抗旨是大罪,但亲儿子,正德帝总不能杀了儿子,想到英王立下的那些军功,正德帝主动退了一步,让英王就藩山东。

  英王这才不情不愿地离开了京城。

  藩王离京,储君已定,百姓们聊完大事,开始关注新太子的婚事。

  武英侯府,萧震觉得很憋屈。皇上什么意思?他得罪英王时,皇上不讲道理地罢了他的官,现在皇上想叫他的女儿当儿媳妇,然后就又恢复了他的官职?难道他萧震是卖女求荣的人?阿满愿嫁,萧震拗不过女儿,但他拒绝因此官复原位!

  倔驴似的武英侯,面不改色地抗旨了!

  正德帝得知后,什么都没说,随萧震去了,倒是霍维章,跑来骂了萧震一顿。萧震不听,反正他在家清闲惯了,今日教导两个儿子武艺,明日抱着孙子在花园里逛一圈,后日陪苏锦去郊外看看猪舍,日子过得很好。

  苏锦的态度就是另一样了。去年阿满表示她愿意嫁周元昉时,苏锦已经被女儿说服了,只担心周元昉的将来。现在周元昉成了太子,地位稳固,苏锦再无后顾之忧。而苏锦从来就是一个想过好日子、喜欢荣华富贵的人,女儿一跃成了准太子妃,苏锦去外面做客,腰杆都挺的更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