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宠后_作者:王辰予弈(242)

2018-04-13 王辰予弈

  李俶也轻轻的摸了摸妹妹的头发,看着她仍旧有些苍白的面孔,根本是言不由衷的硬掰了一个理由,放柔语气,轻声安抚道:“对于太子妃,你也莫要太过担心了。阿耶只不过是上表奏请圣人,表明自己的态度罢了。韦氏乃是太子妃,最终是否会和离,总还要看圣人的决断……”

  李倓眼神微微动了一下,总觉得,太子妃韦氏的境遇,恐怕远不如兄长李俶所说的那般乐观。

  只不过,看着李文宁眉宇间满是忧色的模样,李倓自然也就不会再说什么丧气话,只是同样轻声安慰了李文宁几句。

  半晌,心情终于稍稍平复下来的李文宁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案上,有些小声的说道:“大哥,三弟,我想去看看阿娘。”

  李倓一侧的眉毛明显的拧了一下,却没说什么。

  李俶倒是轻轻的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的妹妹一向重情重义,便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来,望着她仍旧带着三分失措茫然之色的眼眸,柔声说道:“去吧!”

  李文宁冲着李俶和李倓点点头,很快便从书房里出去离开了。

  待到李文宁走后,书房中只剩下李俶和李倓兄弟二人,李倓方才轻轻叹了口气,开口道:“便是圣人不说什么,太子妃韦氏,又如何能受得了这种处境……”

  太子李亨亲自上表,意图与太子妃韦氏和离,只要确切的消息传出来,那么,这件事基本就已经成了定局了。

  毕竟,莫说是出身于京兆韦氏的太子妃,恐怕随便哪个贵族女子,面对夫君的这般厌弃,也不可能就这么打碎牙齿和血吞了。

  唐朝这会儿的风俗中,女性贞节观念淡漠,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豪门望族,离婚都极为常见,女子再嫁、三嫁也都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情。

  尤其地位很高的贵族女子,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也就是太子妃的地位实在太过特殊,毕竟,不出意外的话,太子的原配嫡妻,便是将来的皇后,所以,太子李亨和太子妃韦氏想要和离的话,他们两个自己说了不算,总还是得请示一下玄宗的意见……

  便是随便换成哪个王爷王妃,两个人决心和离都没这么惹眼,基本也就是走个手续的事情。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唐朝贞节观念的淡薄和开放,其实是表现在方方面面的,远非只是嫁娶一事。尤其是那些地位很高的夫妻,双方形成默契,对彼此的私人社交方面互相给与充分的理解,不管私下里玩成什么样子,都始终维持着一种稳定的关系且无意和离。

  就像是曾经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嫁给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后,每次自己收罗两个新面首,都不忘了也给驸马房遗爱送两名美婢……

  李俶和李倓兄弟两个互相对视一眼,不禁面面相觑。

  李俶心中有些不确定,在书房中踱步半晌,近乎自言自语一般的同李倓喃喃道:“也不知圣人对此究竟有何打算。”

  “静观其变吧!”李倓淡淡回答道。

  事已至此,现在的局面,总不可能变得更差了。

  不管太子李亨是被吓破了胆也好,还是因此太过谨小慎微也罢,既然他自己已经有了决断,为了和韦氏撇清关系,甚至不惜与太子妃韦氏和离,那么,至少韦坚一案,李林甫再怎么横生枝节,都不可能牵连到东宫这里了。

  ·

  春日渐暖,草长莺飞。

  几天的时间一眨眼便已经过去,到了萧念茹和杜五郎成亲的这日,晴空如碧、湛蓝如洗、万里无云,正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难得起了个大早的萧燕绥,连自己养的那三只狗都没顾得上遛,换好衣服后便直接去了萧念茹的院子。

  然后,萧燕绥就有些愕然的意识到,虽然院子里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萧念茹也已经换好了喜服,梳妆台前,还放着一柄描金吉祥纹的团扇,但是,新郎那边真正的迎亲时间,是要等到下午、或者说是傍晚时分的!

  “我是不是来早了……”萧燕绥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单手托腮,认真的看着还在梳妆打扮的萧念茹。

  今天的新娘子萧念茹着一身青色的深衣,“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所谓的“红男绿女”便是出自此处。

  萧燕绥虽然历史素养堪忧,不过,在唐朝生活了这么多年,之前又参加过两次婚礼,所以,她倒是知道唐朝新娘子的婚服是绿色的,新郎的喜服才是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