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宠后_作者:王辰予弈(327)

2018-04-13 王辰予弈

  王忠嗣跟着叹了口气,瞥了王思礼一眼,嘲笑道:“还好那天使离开得早,否则你岂不是又要一直耿耿于怀?”

  王思礼又气又好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只是,面对的是王忠嗣,便又并不想继续冷嘲热讽了。

  又是几日的时间过去,等到论功行赏之后,哥舒翰私下里亲自来了一趟西北大营见王忠嗣。

  至于王思礼,除了和王忠嗣坐下喝了两杯之外,这次总算是没再多说些什么。

  也是凑巧,哥舒翰尚未离开,便有一个将士送了一封信给王思礼过来。

  “什么人?”王思礼手上接过那封厚得吓人的信的时候,嘴里还漫不经心的念叨着,看到新封上格外规整的熟悉字体后,却是手上动作都随之顿了一瞬。

  那帮忙送信过来的将士口中还有些兴奋的回答道:“是那位已经致仕的萧相公!”

  王思礼听了,也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的模样。

  他之前和王忠嗣念叨的时候的,倒是真的借着给萧嵩写信的名义送过东西,不过实际上,王思礼对萧嵩虽然颇为敬重,可是,两人还真的就不是一路人。

  相较之下,王思礼之前的那封信,究竟是冲着谁去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捏着这么厚的一封信,王思礼直接转身回了书房,然后才自己一个人将厚厚的信封拆开。

  萧燕绥的信件,内容倒是尤为丰富,不过,有些出乎王思礼意料的地方在于,这个信封里的内容这么厚,可是,里面却并不带只言片语。

  “这——”王思礼看着那些颇为熟悉又陌生的图纸,心中也是颇为震撼。

  他此前的确曾经向萧燕绥提过疑问,不过,凑热闹胡闹的成分居多,王思礼却是没想到,萧燕绥会第二次给他送信,并且,内容竟然全都是完整的军械图纸……

  尤其是联想到最近的石堡城一战,若是那时,西北一带的军中有这些大型机械,或许,战争的局面,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

  不管王思礼突然受到这份大礼后的心情如何,至少,对于萧燕绥来说,军械图纸全都是搭头,真正最为重要的,反而是唯一一个不是军械的烧炕加上地暖的建筑图纸,也不知道远在西北的王思礼到底会不会注意到这个。

  时间如水一般过去,转眼便是隆冬。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江南的冬天,更是因为气候湿润,免不了的带上了几分刺骨的寒意。

  如此一来,那个翻新重建的院子里,地暖之类的东西自然是全都又烧了起来。

  在萧燕绥的建议之下,已经上了年岁、并且这段时间里一直都在鼻梁上夹着一副木框眼镜的萧嵩,索性真的就搬到了这个格外暖和的院子里。

  烧着地暖的房中温暖如春,尤其是这个热度是从地面从下往上的散发出来的,本身就很容易让人感到舒适。

  几天的时间过去,萧嵩每天都过得尤为惬意不说,看着自家孙女还在为说好给自己准备的暖房每天折腾,萧嵩的心中,又是感动又是忍不住的兴奋和好奇。

  萧燕绥自己倒是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反正,对于她来说,无非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量把更加科学有效的东西拿出来,并且,还要在工业水平约等于零的唐朝这个时代背景下,把必然会需要很多东西作为替代品的各种小玩意鼓捣出来。

  若是这些东西能够在唐朝社会中自然而然的推广,那就更好了。

  毕竟,萧燕绥在挑选诸多替代品的时候,也的确仔细考虑过各种她鼓捣出来的东西的实用性。虽说因为时代差距导致了巨大的观念差异的情况,有些东西可能并不会像是萧燕绥想象的那般顺利的在人群中风靡起来,不过,这种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上的产物,本来就是,只要能够渐渐的扩散,对于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其实都是一种提升。

  ——至少,萧燕绥相信,如果她能够找到塑料薄膜的替代品,并且这个替代品价格足够低廉的话,或许明年冬天,周围的村子里就会有胆子大的百姓跟着一直鼓捣蔬菜大棚了。

  萧嵩在舒服的新房子里住了几天之后,院子里作为观赏的暖房也终于完工,除去房梁、框架等部分外,整个暖房的房顶、墙布全部都是用特意烧制而成的厚玻璃制成,并且,为了提高玻璃的韧性,萧燕绥还特意琢磨了许久,正好趁着冬天外面温度足够低的机会,采用钢化玻璃的基础制造工艺,示意那些工匠,在烧制玻璃的时候,将大约600-650摄氏度开始微微发软的玻璃材料拿出去外面吹着冬季的北风急速冷却,以提高玻璃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