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失势
虽说皇帝的伤好了些,只是车马劳顿难免伤势反复,又正值初夏时节,等到白修隐回京时,皇帝依旧卧病在床,琐碎的事情便都交予太子处理。
皇帝虽重伤,但神智却是清楚的,白修隐的战报他早已看过,不疑有他,皇帝只以为白修隐以少胜多,竟还多夺得一座城池。他不由得再次想起从前天星司仪说的话,想起有大主之兆的白修隐。若能一统诸国……
只是白修隐再如何厉害,太子已立,白修泽也暂无错处,皇帝又将心中的一番心思放下。
他又想起为他挡了一剑的白修临,虽然骄矜了些,却也是一片赤子之心。皇帝盘算着,不如先将各皇子封王吧。
等到白修隐回京,皇帝将几位皇子召至身前,打算在封王之前嘱咐他们几句,也算是做为父亲、作为父皇的一点教导,却不想这个时候礼部尚书和宋行安同时求见,仿佛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皇帝只好先禀退了一众皇子,问他们所为何事。
礼部尚书便先开口道,“皇上重伤,正值外忧内患之际,此时诸国联军攻打我周国。幸有太子殿下尽心安内,和四殿下奋力攘外,才得周国平安。”
听起来仿佛是些不要紧的奉承话,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朕知道了。”
礼部尚书毫不在意皇帝的不耐,缓缓说道,“臣有疑问,皇上受伤在外,诸国分明是看准了机会想要趁火打劫。只是太子殿下早已吩咐宫中内外封锁消息,知晓皇上龙体受损的人甚少,可消息,却在短短十几天内,平白无故地传到了诸国之间。”
皇帝闻之眼睛一眯,神色中有锋利的色彩,“你想说些什么?”
“此次外患并未偶然,而是人为!乃是有人故意走漏了消息,引得诸国联军攻打我周国!”
皇帝眸色沉沉,虚弱的身体让他发出略微嘶哑的声音,“你是从何得知。”
礼部尚书“臣之子丁秋木不才,掌管兵部押运处,整理关文时发现,正好有人在诸国联军之前出入梁国。”
丁秋木,谁不知道他是皇帝的女婿,大周长公主的夫君呢。宋行安轻轻勾唇,太子的人。
皇帝却阴着脸问道,“是谁?”
礼部尚书还未开口,却听得宋行安问道,“可是梁国质子顾锦川?”
他这一问让皇帝和礼部尚书同时一惊,礼部尚书带着怀疑的眼神打量着他,“宋将军是从何得知。”
宋行安抿了抿唇,“皇上东巡受伤,臣奉命追查刺客的下落。那些刺客大多都是从前范国叛军,十分嘴硬。”他顿了片刻,“皇上乃是微服出巡,知道的也并不多。在臣的再三逼问之下,他们才说,皇上的行踪,都是由这位质子透露。”
皇帝气极反笑,“好个质子,朕留他姓名苟活于周国,他竟想只手翻天来了。”说罢便命令道,“来人!”
“皇上且慢!”礼部尚书及时阻止了他,“即使皇上的行踪是由顾锦川透露。可顾锦川只是一个小小梁国质子,他是从何得知皇上东巡的行踪的!”
皇帝的脸上蒙着暗沉的阴翳,半眯的眼睛如同即将发怒的猛兽。
“且顾锦川本是质子,如何能自由出入于周梁梁国之间。”礼部尚书仿佛是不敢再说下去一般,觑了觑皇帝的脸色。
皇帝却只哑着嗓子说道,“继续说!”
“顾锦川出入梁国,乃是用的、用的右丞的手令和通关文牒。”
“大胆!”皇帝闻之,额角仿佛有青筋凸起,呼吸也起伏不定,已呈暴怒之状。
如此之状吓得礼部尚书磕头直说皇上息怒。
宋行安也跪下磕头,“如今皇上龙体受损不宜动怒,还请皇上息怒。”
“息怒?我如何息怒?”皇帝连连冷笑,“他郑之润是三朝老臣!朕只当他把持朝政,也知他权倾朝野,却也不疑他有逆反之心!”
宋行安看着皇帝起伏的心口上渐渐有鲜红的血迹渗出,忙说道,“皇上的伤口裂开了,快去请太医!”又对着皇帝说道,“请皇上以龙体为重,万勿动怒了。”
良久皇帝才渐渐平静下来,脸上露出些悲凉的神色,“顾锦川在哪儿,朕要亲自问他。”
太医也赶着前来,“皇上伤及心神,加之伤势反复,不可再劳心费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