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九垂眸,拨弄案几上摆着的茶杯。其实周伯演要杀掉自己,犯不着真的跟从前的承诺较真。他非但不降罪,对自己的无礼还多有包容,甚至随随便便让自己当了个王爷,这些在伯九看来都如一场梦般不真切。他觉得周伯演的性子同从前,已然有了极大的改变,除了他的皇帝身份,伯九还有一层没来由的恐惧。所以方才周伯演的断然拒绝,伯九不敢出声反驳。
他想起一件要紧事:“你可听说什么涉王的消息没有?”
碧岚沉吟一会儿:“旁的奴婢不知,但近来涉王来宫里的次数倒是比以往多。”
“……找谁呢?”
“涉王是摄政王,夫人同太后乃是姐妹,常常来拜见太后的。”
伯九压低声音:“太后是陛下的生母吗?”
碧岚为难地四下看看,才小声说:“不是的。太后没有子嗣。但是陛下母妃很早离世,是太后抚养的。”
伯九不再问了。
“碧岚,拿纸笔来。”
碧岚依言拿了来:“王爷要做什么?”
伯九自己动手磨墨,润笔,将纸张铺开来,提笔写就,将字迹吹干,提起来。
碧岚看过去。她不识得字,但觉得那字方方正正,怪齐整的。
伯九将晾干的纸折起来,交给碧岚:“让人送到城南刑部三品督察罗悬罗大人府上,须得交给本人。”
碧岚接过,犹豫道:“这……”
伯九眨眨眼睛:“陛下只是让我学礼仪,可不是软禁的意思吧?”
“是。”
伯九看看天:“今日晚了,就明日吧。”
督察大人心情郁卒,却只能闷在心里,连带着,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旁人区分不出高兴的面无表情与发怒的面无表情,跟了罗悬十几年的李小非却知晓得一清二楚。
可唯一的解药在宫里,被皇帝像金丝雀一样养了起来,半点没露出风声。
罗悬坐着马车回府。一人本拱手等在罗府门口,见了马车,上前来。
罗悬端详一眼,是宫里太监打扮的人。
“罗大人?”
罗悬颔首,接过一张纸。
那纸触手光滑,平平整整,隐隐还有金色的云纹。
罗悬只道是皇帝有什么吩咐,却奇怪今日怎么送信来,展开一读,只寥寥一行字。
那方方正正工工整整的字迹分外熟悉,是他三年里辗转难眠时翻来覆去揣摩过的楷体。伯九曾说,他习字不久,不敢龙飞凤舞,便端端正正的。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墨色黑亮,十分醒目,映着华贵雪白的云纸,像是要在纸上开出朵花来。
罗悬就那么愣愣地站了一会儿,手上不敢用劲,生怕把梦捏碎了,醒来时徒留满地伤心。
两情若是久长时。
他笑了。
朝朝暮暮,如今突然分外生动起来。
李小非看见自家老爷十日来第一次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了。
罗悬又春暖花开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晾了身旁的人站了许久。他冷起脸,将纸细细折好放进衣袖,让李小非打赏那宫里的太监。
用过晚膳,李小非给罗悬的书房送茶,看见罗悬仍旧对着烛火看那张纸,心下便猜对了七八分。李小非欣慰地想想,也只有那位,这么会讨老爷欢心了。
罗悬头一次觉得,一个人的字,是可以好看到这地步的。从前读的句子,只觉得好是好,却免不了酸气。如今看来,却让他难以自拔。
小厨子木讷?罗悬轻笑摇头。他中意的人,是这世上最聪明的男子了。
伯九说,两情。
他终于承认,不是他罗悬一厢情愿,而是他们两情相悦。
那么这一日两日三日,便再也没有从前那么难熬了。
伯九正跟着宫里老人学礼数。本以为女子规矩颇多,男子就没那么多讲究,何况从前在王府,没吃过猪肉,毕竟也是……咳,见过猪跑的,却不想条条框框,倒也复杂。
还没想方才的比喻有多么不文雅,伯九专注听嬷嬷讲。
典礼在即,皇帝已经预备拟诏令昭告天下,故而伯九只能专心,不要在王公贵族面前失了皇帝的颜面。
几位教导的姑姑还算满意,却觉得伯九为人太温和,需要端出点蛮狠的架势,才有王爷样子,这一点,伯九却是怎么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