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种田]_作者:齐氏孙泉(114)

2018-04-07 齐氏孙泉

  人家还要给公婆敬茶呢,她这边搬着辈分压在上面就好像不答应就不是个好媳妇似的,这时候媳妇还能说什么?只能应下来。

  气氛有些凝固,那媳妇显然不是个傻透的,二铲子娘话刚说完她还有些窘迫不知道怎么回答,可一抬眼瞧见了婆婆,笑道:

  “我是老李家的人,啥都听娘的。”

  没说答应,也没说拒绝。媳妇出嫁娘家只能当亲戚走,回家除了丈夫带个夫家长辈像什么样子?二铲子娘这话就是强人所难了。

  二铲子还要说话,李水生突然扬声笑道:“你别理她,她是日思夜想儿媳妇想坏了,恨不得把姑娘家都给她儿子讨一讨,也幸亏你是嫁过来的新媳妇,但凡你没穿这身红衣裳,她都能把你拉她儿子面前瞧一瞧,莫往心里去,以后总要习惯。”

  李水生这话是真够毒的,但凡换个人这话都是纯粹的开玩笑,可换做二铲子母子这里就太讽刺了。

  一般当娘的,等儿子大了着急娶不上媳妇见着姑娘就上去打听打听这很正常,可二铲子是结过婚的,有个老婆被他们打跑了,现如今又跑人家结婚宴上面闹着让新娘子带他去邻村找姑娘嫁给二铲子未免太讽刺了。

  新媳妇并不清楚二铲子这边的事情,他爹娘倒是知道,不然新媳妇至少能早嫁过来半年。

  她只是笑笑没说话,当婆婆的终于开口了。

  年龄大了,经验丰富了,自然是主意多了。婆婆扫了二铲子娘一眼,笑道:“行了啊,蹭喜气给你蹭,大冷天的我坐半天还等着喝媳妇茶呢,都说隔一辈的更会心疼人,你是忙着夸你侄孙媳妇了,我这个侄媳妇就不入你眼了。”

  在座的都是一笑而过,两位新人终于在蒲团上跪下去。

  二铲子娘的脸色显然不太好,现在是粉饰太平的过去了,实际上说话的每个人都是在怼着她说话。她是好不容易等到了这么个好机会,想要话赶话的功夫要新媳妇一句话,等她回门的时候跟着去一趟新媳妇的村里。

  这一年二铲子娘可以说是把十里八村的媒婆都请便了,二铲子是二婚,头个媳妇还是被打跑了,是不好说媳妇的。

  若是说再娶个二嫁的寡妇或是合离的倒也容易,偏偏想要个黄花闺女。若是家里有钱给的彩礼多,多找找总有那些家里穷要推姑娘入火坑的人家,可偏偏二铲子家里要房没房要地没地,出的彩礼跟普通小伙子聘妻差不多少,谁家是傻了愿意把闺女嫁过来?

  重点还是二铲子结过婚了,而且还有打老婆苛待媳妇的前提在,所以一般条件给出来,媒婆都是转头就走一点说话的余地都没有。

  所以二铲子娘才会打这么个主意,没有媒婆说媒她亲自去给儿子说,冷不丁去别的村别人信不过,这新媳妇是现成的人选。

  新媳妇在婆家公婆丈夫对她好,回家肯定是要说的,这么一说她娘家村对本村肯定印象好,到时候趁着他们没打听出自家儿子就是打媳妇的那家人,先快点找个人家下了聘签了婚书,到时候就算人家知道了想要反悔,有婚书再打官司也不管用。

  二铲子娘一点都没想过如果这事真的成了新媳妇还怎么回村,她只是急着再给二铲子找媳妇,只要能找到就成,其他的都不在乎了。

  只是她这憋了一年才想出来的好主意本来都快板上钉钉了,就因为李水生的一句话就转了路,二铲子娘目光刀子刺的刺向李水生,李水生瞧都没瞧她继续跟别人说话。

  李水生这人,自私是自私,可也护短。当初他把李巧儿嫁给一个老男人也是有些原因的,第一那男人只有个姑娘,没有公婆,姑娘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李巧儿嫁过去不论生不生儿子,男人一走他留下来的一切就都是李巧儿的了,以后再嫁人手里东西多,也能再寻个好男人。

  可二铲子家不一样,这户人家虐待媳妇,还是个不会来事没眼力见的,就算李巧儿名声差到什么,李水生也不会让李巧儿给这么个人家去。

  当初李巧儿名声怎么坏的,事情过去以后李水生媳妇去村里打听打听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二铲子娘没少参合进去,李水生今儿怼着二铲子娘说话,就是打着完全撕破脸皮的心思,左右二人是平辈分的,闹起来也只是二铲子娘寡妇门前是非多,没脸的是她不是李水生。

  二铲子娘得不到回应,心里更堵得慌了,低声骂了句什么,转头去看新媳妇敬茶。